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松原教师研修网与您相约 伴您成长,今天是
首页(Home) > 研修资源 > 名师讲座 > 正文
善假于物觅津梁 熔铸利器炼精华
发布日期:2014/7/1 9:39:27  浏览人数:3427  编辑:科研处
摘要:
善假于物觅津梁   熔铸利器炼精华
——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语文教学技艺运用的反思
松原市实验高中   周月波
语文教育最为重要而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形成的前提则是语文知识技能。语文技能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其核心是言语技能。言语技能可以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两方面。按《课程标准》的分法,是阅读与鉴赏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按传统说法,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任何实用技能都需要经过扎实的基本训练,言语技能训练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科学训练,构建学科训练体系。
以电脑、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语文教学的手段,在培养学生语文技能方面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料丰富,形声并茂,生动直观,省时高效等特点,训练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正所谓“善假于物”,事半功倍。
第一方面、借助津梁寻方策,循序渐进有深度
阅读是学生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能力训练,不但可以使训练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
策略1、方法配乐巧运用,因声求气品书声。
从现化阅读心理学的观点看,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通过多媒体技术从语音、语调、语气和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吟咏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中,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领会作者的神思妙笔,感受文中蕴涵的人文境界、人格魅力、人间真情等,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的同时,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一些适合朗读的篇目中我们会专门进行朗读训练,基本确定如下流程:一认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二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三品读,品出主旨,形成共鸣。四美读,读出享受,读出独特体验。
请看片段一:
我在教授高适《燕歌行》时,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在课件中展示生字;其次结合本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单元目标,在ppt课件上展示出诵读的基本要领指导学生诵读;接着诗歌分为四部分进行诵读训练,教师在每部分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件上显示诵读提示,学生在每部分根据诵读提示,或自由朗读,或同桌对读,之后找学生根据诵读提示和自己理解分析应如何朗读,再找同学根据大家的鉴赏分析,带着感情,进行朗读,整堂课,朗读贯穿始终。教师范读,感情浓厚,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变化,指导得当,重点突出。而在师生的共同分析下,学生最后在配乐朗读中完全读出了感觉,读出味道,读出精彩。
还有在训练中,我们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查找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调动丰富的音像资料,通过视频赏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而且在诵读中还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朗读效果。如《项脊轩志》配上《天空之城》,《雨巷》配上《小夜曲》、电视散文《情归项脊轩》等。
在训练中,教师对朗读的要求不苛刻,学生基本不带包袱,处于轻松愉快的心态。
而我们对名家的朗读音频,往往是精挑细选,找准时机,慎重使用。很多时候用在最后,做升华欣赏之用。
策略2、适时运用创情境,宁缺毋滥上层楼。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请看片段二:我在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中,导语过后,我播放《香港中英主权交接仪式》的短视频,通过这个视频给定“切口”,抓纲入本。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述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由此让同学们找到第8段“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句话,之后教师过渡“那么我们就从这个句子进入对课文的细读深读”。请从引领阅读的角度思考,你从这个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能看出什么来?由此开始分析 “视角独特”这一优点。教师把这句话和问题展示在课件上,同学对问题清晰明了,便于同学们思考。此视频的运用,绝不是摆样子,走过场,而是作为进入重要环节的引子。教研员听后高度评价,他说开始认为此视频又是因为跟风而强行加上的,没想到听到后面的环节才发现此视频运用的时机恰当,运用的巧,运用的好。
策略3、揣摩品味理文脉,强化语感把文象。
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学生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语感培养非一朝之功,只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经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并强化训练,就能逐渐形成。
强化语感训练,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叶老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读者必须把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揣摩、品味的重要性。
请看片段三: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首先在课件中展示“可视性特点”的含义后,范例品读“彭定康坐着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的‘劳斯莱斯’离去”一句时,让同学们抓住“皇家标志”、“黑色”和引号进行分析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劳斯莱斯的图片,并配上老师深情介绍,使同学们真正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后要求同学们“边读边画出体现可视性的词语和句子,思考它的深刻内涵”。同学们通过内涵丰富的关键词句的细细揣摩、体悟,把隐含的深长意味很好地分析出来,掌握了文章可视性的特点。
策略4、“扩展引申”
阅读教学不应是“深挖洞”,而应是“广积粮”。教学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策略设计科学的单元教学方案,合理整合单元资源,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恰当补充课外内容,产生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
我们扩展的策略还有“让知识传授与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正值开学典礼,让学生用“沁园春”词牌表达。
请看片段四:赏析柳永赞赏杭州风物人文的《望海潮》时,让学生用“望海潮”的词牌赞美自己家乡,同学们上网查阅有关家乡的资料,积极创作,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制作在课件上进行展示,同学们读着自己创作的佳作,非常幸福、自豪。(案例一文件夹中附有学生习作《望海潮——赞美家乡》课件)
学习《雷雨》时,同学们不但写出剧评,还自己改编,利用多样的信息技术进行舞台表演,他们全情投入,融入角色,演出高潮迭起,成为他们生命中美好的回忆。
策略5:恰当链接,推荐阅读。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需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所以在教学中会提供互联网上很多“网页链接”和课外读物。如讲授小狗包弟时,向学生推荐《追风筝的人》,电影《复活》,《肖申克的救赎》等救赎作品。讲授宋词单元时,向学生推荐梁衡的作品。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向学生推荐林语堂、余秋雨以及周国平的作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性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广度。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拓展思维。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一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平台。
二、高效快捷助备考,以点达类得技能。
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学生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和提高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如何进行技能训练?把信息技术与复习训练巧妙融合,特别是运用在高考复习中,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好策略。这不仅可以迅速便捷地搜集各种教学信息,还能将这些信息更加直观、迅速、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可以合理地辅助语文复习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手段使上课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形式呆板枯燥的缺点,大大提高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策略一、鼓励学生主动上网搜索有关适合自己的考试信息、应试技巧和复习资料,并及时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
策略二、通过网上搜索、访问有关学习网站,及时获取、下载经筛选的省内外各地最新模拟试题及专项训练题,为学生提供最新而有效的复习资料。
策略三、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
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方便快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有着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特点,课件制作的要点如下:
1、课件制作要符合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背景色调应简单清新,路径及结构应简洁明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点,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切勿过于重视个人技术的表现,事无巨细尽数罗列、琳琅满目过于花俏,这些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无所适从,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2、课件要避免在短时间内向学生灌输过量信息,要留足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想象和理解,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3、把同一专题的课件形成系列,例如基础知识系列课件、阅读专题系列课件、文言文专题系列课件、作文专题系列课件……同一专题的课件采用同一背景、版式,促使学生形成一个默认的整体知识结构。
具体训练策略:
1、利用课件展示大容量的知识内容。教师如果在高三复习中将考试大纲中所有知识点细致、全面的复习整理一遍,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处理和整合,建立一个宏观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出来,高屋建瓴地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
2、              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利用课件进行知识规律总结与经验展示,
进行专题复习。如进行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时,我们分成《总论——如何读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形象》《古代诗歌的语言》《古代诗歌的描写》《古代诗歌之修辞》《古代诗歌之表现手法》等若干小专题。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过程中,教师先在课件上展示基本知识,之后展示设题的几种常用方式,然后在课件上主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规律总结,并随时与学生互动交流讨论,之后下发相关的纸质练习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会把学生的练习全部收上进行批阅,了解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规律的情况,再及时下发讲解,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养成规范作答的习惯。
我们在复习训练《古代诗歌的形象》的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时,利用投影仪展示典型例题,幻灯上显示《小儿垂钓》及为题,并给同学们思考提示,给同学们充分的思考时间,找同学作答,由同学自己总结,之后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方法一,解读描写手段”。接着课件上展示《寻陆鸿渐不遇》及问题,同样流程,在幻灯片上展示“方法二,借助诗中意象”。之后在课件上展示《东坡》及问题,同样流程,在幻灯片上展示“方法三”和“方法四“。借助多媒体,教师清晰地总结方法规律,一一展示给学生,同学们非常明晰地明白了此类题的答题窍门与方法。之后进行第二步,指导学生“如何规范作答”。教师会把同学们之前在作业中所出现的比较典型、比较共性的错误和不规范的答案展示在课件上,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错误找出症结,然后课件上展示正确答案,由此总结解答“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步骤。最后教师下发训练题,加强对此类题型的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很好地借助信息技术,比起传统的小黑板,不知要强多少倍。它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又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注:案例二文件夹附上《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的课件和训练试题。)
3、              利用课件进行基础知识的回顾反馈。每天坚持在语文课前五分钟通过课
件进行字词成语等的反复复习,如教师在课件上打出成语的意思,而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快速写出“成语”,教师公布答案,每天15个,如此反复训练,可以说夯实了学生基础,更节省了训练的时间。
综上所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复习课上的有效运用,来自于语文教师务实求新的精神,取决于教师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语文教师在多如牛毛的教学素材中手执“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这一钢筛,洗去铅华,洗去浮躁,洗去懈怠,进行高效科学的技能训练,力求教学实效,学生的答题技巧如何能不提高,我们的未来如何能不金果累累?
三、巧引活水入胸间,妙借技术明规律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写作指导写作,比传统的写作训练要方便快捷有利得多。
策略1、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到大量新颖典型的写作素材,如从凤凰网上的“自由谈”,人民网上的“人民时评”,青年网等精选时政素材,为学生提供新鲜、有时效性的热点问题,每周安排一课,下发给学生阅读,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较好地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
策略2、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的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写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莲柯说:“所谓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更多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个性的人才。个性化写作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随笔仿照网络上的跟帖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传阅评价,并在每周固定时间推荐同学们的美文。我们让同学们明白“生命不过是一场记忆,而写作是生命存在的证明;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我们教师不应该是唯一的读者。所以很多同学的随笔下会有很多同学的跟帖,同学们或欣赏或鼓励或劝诫或建议或调侃,精彩纷呈,使每个写作者热情高涨,纷纷抒发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其个性和创作才能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发挥。让学生能够“我手写我心”,
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请看同学鼓励性的跟帖。
高二年级,我们会从互联网上找到一些热点问题,或展示在课件上,或印在纸上,让同学们自由练笔,抒发感受,发表看法。使许多学生能够积极关注社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
信息技术下的寒暑假作业个性十足:在寒暑假期间,我们会根据学生喜欢网上冲浪以及有充分时间接触网络的情况,给学生布置了新颖独特的作业,如推荐书籍,经典电影等,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影评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关注社会,而又因为这样的作业生动、有趣且富于挑战,使学生写起来能文思泉涌,内涵丰富,真情流露。
3、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考场作文专项训练。
为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作文教学优质高效,我们以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为根据、写作理论为指导,以片段作文训练为内容和方法,将写作的基本能力和技巧进行分解,进行作文专项辅导训练,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具体困难。如审题、拟题、开头结尾、结构、分论点等训练,而在专项训练中借助信息技术,把学生病文、修改范文尤其是规律总结方法等展示在课件中,教师授之以渔,再有的放矢,及时进行专项训练,使得学生对于写作的一些基本要领、技巧,一目了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结合自身优势“融会贯通”,学生的考场作文较好地符合高考作文的等级要求,许多同学的作文成绩都有了提升。
我在进行作文专题训练教学《事实还需雄辩》时,课前下发印有学生病文片段的导学案,学生自主探究导学案中三个问题。在课堂上,首先学生通过分析病文,回答教师预留问题,接下来,教师总结点拨方法,然后学生依照技巧修改所给病文,依次解决导学案中“紧扣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剪裁”“例后进行分析”三个问题。而此训练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写作病症”与“方法点拨”都必须在课件中展示,这样学生才会了然于胸,清晰明白。
4、充分借助信息媒体,科学高效地进行作文讲评。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
老师在作文批改中会发现学生的写作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传统的作文讲评课堂上,老师却只靠一张嘴,很难将作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观地反映给学生。但如果充分发挥课件简便、直观、快捷的优势进行讲评,便可事半功倍,学生亦会受益良多。所以除了生生互评作文外,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讲评。具体策略为:首先,讲评前,先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修改意见、注意事项、学生病文片段和优秀范文片段制作、呈现在课件中;讲评时,再将这些问题合理地反馈给学生,并作出正确的引导。很多时候,教师会经常亲自改写病文,把修改后的范例制作在课件中展示给大家。而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有时会把学生习作中病文片段,自己打字或做成图片制作在课件中,直接展示给学生。可以说这些策略,有利于同学们能直观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
而在下发范文时,我们有时也会从互联网上搜集同题作文优秀的习作或评论文章,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多种渠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不仅能提高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四)领异标新展风采  奇思妙想巧创新
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课内,更要延伸到课外,“学作文,先学做人”,我们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方面更是大胆借助信息技术,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让学生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可以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如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功能,在演讲的第二轮进行“我的栏目我主持”的听说技能训练。本轮演讲之前,教师根据学情和学生兴趣特点,把一周节目分为“周一新闻播报”,“周二百家讲坛”,“周三音乐故事”,“周四时事访谈”“周五配乐赏读”,演讲的同学每五名为一组,每组一周,同学们或抽签或互相商量,选定自己主持的栏目。根据老师每天规定的内容自拟栏目名和原创的栏目语,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演讲中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下面请欣赏部分同学制作的课件:史思琪同学的课件,在“周一新闻播报”中,他借用《新闻联播》片头视频,从开始,就把同学们带入了非常亲切的氛围中,加之选取的新闻很有代表性,而且利用多媒体,显示在幻灯片上,图文并茂,效果非常好。新闻的内容也全部来自互联网。王泰益同学《百家讲坛》的课件,选取自己的 “王”姓进行探究,她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素材,为大家讲了中国第一大姓“王”姓的分布、起源、发展等。刘泽同学的“焦点访谈”,针对最近热议“抗战神剧”的话题展开讨论,课件制作集取大量素材,展示的大量抗战神剧的图片,很快激起同学们的热情,大家情绪激昂,畅所欲言,纷纷发表对文艺创作等方面的看法。杨浩源同学在介绍学习经验的节目中,把英语和地理老师的照片放在课件中,模仿两位老师的语气,之后找这两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经验,可以说妙趣横生。闫阁同学在音乐故事栏目中,介绍自己喜爱的歌手韩庚,栏目标题醒目,播放的歌曲简洁、悦耳,融入自己喜爱的理由以及感悟来谈,情深意切,生动感人。而平时就爱好篆刻的赫子庄同学选取年代久远、甚至失传的中国传统工艺作文节目内容,她介绍多种传统工艺,展示的图片丰富生动,讲解详实、清晰,同学们对此领域虽陌生,却听的兴趣盎然,也收获颇丰。而我也为有如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感到自豪。而她也为了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演讲,光摘抄的文字材料就有十几页,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此轮演讲,同学们兴趣极浓,热情极高,学生演讲时不是千人一面,万口一声,而是百花齐放,妙趣横生,异彩纷呈。大家在演讲者独辟蹊径的创造中看到了他们的别出心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表达能力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魄,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让教育真正走向全人教育。
在现代语文教学技艺运用课改的道路上,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前进中困惑、在困惑中徘徊、在徘徊中前进。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日子,我想我们必须用理性的头脑直面现实,用积极的心态释疑解惑,用坚定的步伐昂首前行。通过我们的训练与策略,让学生在习惯上有改进,知识上有收获,方法上有形成,能力上有提高,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善假于物觅津梁 熔铸利器炼精华 2014/7/1
驻足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 2013/7/1
打造专业团队,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2013/4/27
热点信息
Unit 7 How muc...
国培计划(2014)”——吉林...
再谈教师对办好学校的重要性
松原市名师培养对象人员名单

近期发布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初中青年班主任师德修养及班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
学准则 扬师德 争做新时代...
修业且修心,你我共前行 ——“...
松原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培训综述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
激发 唤醒 点燃—— 松原市教...
优秀教案怎么写?史上最全教...
[福建]2019年下半年起教师...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
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划(201...
CopyRight 2013 syjsyx.com All Right Reserved 松原市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沿江街717号 电话:0438-6190789 (投稿)E-mail:keyanchu11@163.com
吉ICP备09002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