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区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张占军
在《松原市首届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会》上的评课
今天我们听到的两节课,一节是中年段的画图软件中规则图形的教学,一节是高年段的PPT中自选图形部分的教学,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我们宁江区制定的《信息技术教学指南》的进度安排来选择的,下面以这两节课为例,交流一下我个人对这两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浅薄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适当,达成情况好
制定好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这是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我们看到,在这两节课中这方面做的都比较好。第一节课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三个规则图形的画法,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最后学生能够运用这三种规则图形画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我们说她完成了本节的教学目标。第二节课的教学目标是PPT中自选图形的插入和设置,在这里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自选图形在WORD中已经学习过了,大部分学生通过回忆能够把自选图形的插入方法和简单的设置方法做出来,所以教师在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把教学重点进行了偏移,移动到自选图形中填充项当中的图形填充这里,并且通过师生的教学活动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利用自选图形中的填充效果完成了相册的制作。通过这个例子应该给大家一点启示,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知识点的多少,知识的前后联系,等等,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多考虑一下,适应学生的学习,通过学生“跳一跳”能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最合理的。
二、课堂结构合理,教学节奏好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综合实践类课程,所以在课堂结构上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是有区别的。就这两节课来说,开始都是导入环节,都是引情激趣,导入正轨,引出新的知识点,尽管各有千秋,但今天我们重点不在这里,所以不细谈了。第二环节就是新知传授,这里是整节课的重点,教师的本领怎么样也要这里集中得到体现,所以这个环节无论是听课者还是讲课者都是非常重视的。至于这两节课在这里的实际效果我会在下面跟大家谈到。第三环就是创作作品,这里是看学生,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包括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四环是展示和评价作品,这里既是对学生作品的点评,也是通过这种展评对本节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同时还是对学生表达和审美等能力的提高。第五环是总结,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对本节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和提升。在这两节课中,这五个环节都处理得非常得当,时间安排也非常合理。这些环节中,第二环是最紧凑、知识点最密集、节奏最快的,第三环则是最舒缓、节奏最慢的,在这两节课中第三环我们都听到了优美的音乐,所以说一节课的安排,就像一位指挥家在指挥一个乐队,哪里需要高昂,哪里需要舒缓,是需要把握节奏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师生角色谐调,教学理念好
自从进入新课改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强调师生角色的定位问题,但在课改前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师生关系定位不准造成的,那么到现在这两节,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课堂。在这两节课中,无论在哪个环节,教师都是在一步一步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尝试学生,而学生则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地发挥了主体的地位,自主地尝试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掌握的,这种做法,更加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注重过程,注重方法,是真正的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这种教师的“退位”自然就给学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教法学法恰当,学习效果好
大家听课都非常注重听教法和学法,那么我们就来简单地分析一下这两节课:第一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画矩形”是由机器人分析出图形后引入的,引入以后,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画,而是先让学生在绘图工具中找到哪个工具可能是画矩形用的,再尝试着用这个工具画出矩形,最后再由能够画出矩形的同学到前面给其他学生演示并叙述画法,教师同时总结关键词“选中、拖动”,是这样解决第一个知识点的。而接下来的两个知识点即“椭圆”和“圆角矩形”由于有了前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基础,教师就直接放手由学生自学完成。这样,教师没有讲解一个知识点,全部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了。接下来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规则图形工具选项中的三种填充模式的学习。这个知识点教师把它放在了接下来的让学生自主画机器人的练习中,在练习前面几种工具用法的同时去发现哪个同学填充颜色了,请他说说是怎么填充的,从而引出这个填充模式知识点,再加以解决。这里也就告诉我们,主题式教学中,知识点不是明晃晃地摆出来的,把它放在学生的应用中让学生去发现,再引导学生去解决,这更是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节课是通过要制作相册引入到主题,这里教师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即“制作日月同辉的封面”,这里任务虽少,却包含了很多东西。包括如何插入自选图形、怎样简单地设置自选图形的大小、颜色等等,而这些知识又恰恰是在WORD中已经学过的,所以在这里教师只用了一个任务就把它们纳入进来,接下来教师的做法也和上节课类似,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叙述做法,对其他学生加以引导,并且在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教师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追问,“你怎么知道到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中去找呢?”这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一下就把学生的思路引出来了,学生马上回忆起了学习的过程,是由WORD中把知识迁移过来的,所以这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方法的指导可能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利用自选图形中填充图片的方法去完成相册的制作,这里由于跳跃性大,难度大,所以教师在这里提示学生可以采用两做方法学习,即和身边的同学合作或使用学习小助手,而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看到95%的学生打开了学习小助手进行学习,并在这个初步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和邻近的同学研究一下,合作一下,达到更好、更准确的学习效果。这么难的知识点,教师不讲而采用辅助学习的手段来解决,也是很好的办法。
这里可能有的人会提出小组合作问题,新课改倡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在这两节课中我们都没有看到那种热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两节课这种做法非常好,小组合作有它的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的课堂,只有充分了解了这种学习方式,才不至于把它滥用于课堂,所以我们以后在运用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的时候要考虑好它的作用,究竟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因为凑热闹而用!
五、密切联系实际,主题设计好
新课改中提出我们学习知识要回归生活,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主题式教学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理念。这两节课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是用画笔描绘生活,用图形不断变幻的魔方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另一个则是要帮助学生创建一个自己的家庭相册,这些都非常接近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这种主题的选择是很好的。我们提倡主题应该源于生活实际,源于学习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题才是好主题。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才能学以致用,并在实际运用中去巩固知识。我建议我们应该到其他学科中去发掘主题,把我们的课程整合起来,用我们信息技术的知识去解决或实现其他学科不好解决或不好实现问题,是最好的主题。其次是从学生身边去发掘主题,如学校正在开展的活动、各区域开展的活动等等,这也是很好的主题,这方面我们还要多思考、多研究。
这五个方面,我觉得在这两节课中,是表现很突出的亮点,那么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在以下几方面再加强一下,这两节课可能会更完美。
第一, 加强教学语言的组织,要科学、规范、严谨
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可能也注意到了,有的时候教师的语言让人感觉有些生硬,有的话说的不够严密,存在漏洞,这些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注意,课堂语言的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要加强练习。
第二, 加强课堂氛围的营造,要和谐、融洽、亲密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如果能达到亲密那就更好了,说明学生接受了教师,把他当成了朋友,“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们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当然这种环境是相对的,决不能以牺牲学习效果来换取!
第三, 加强评价方法的研究,要多元化、多角度、多层面
我所说的评价不仅是在作品展示过程中的评价,还包括课堂中任何对学生发言、对作品发表看法、对学生学习发表观点等等所有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评价。这些评价一定要丰富,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用不同的语气去表达教师的观点,不能整节课都是“你真棒!”、“太好了!”这类简单地语言,教师要学会评价,在这方面也要多下些功夫。
以上是我对这两节课的一些观点,个人见解,肯定会有偏执和疏漏,不当之处请大家谅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