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请·评审书例一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A
学 科 分 类: C—4-(1)
课 题 名 称: 名著阅读与人文素质形成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王鹏伟
负责人所在单位: 吉林省教育学院
填 表 日 期: 2006.5.10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六年三月
申 请 者 的 承 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同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使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及资料。
申请者(签章):
2006年5月10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
二、本表报送一式5份,其中1份为原件,4份为复印件,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或复印,于左侧装订;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不得出现申请人及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单独打印和装订,一式5份。
三、封面右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填写。
四、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不明问题,请与本校科研处或高教所(室)、或省、市(州)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
五、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和上一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
公章后上报。
六、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长春市湖园路14号 邮政编码:130022
联系电话:(0431)5391484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课题类别:“课题指南”中带 ※号 的为重点课题选题参考。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A. 重点课题 B. 规划课题
学科分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填写时参照“课题指南”,标明学科分类字母及题号,例如:选报“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中小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题目,应填写
A综合研究 B.基础理论 C.基础教育 D.职业教育 E高等教育
F 成人教育 G民族教育
工作单位: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
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是真正参加课题实质性研究的人员,不包括课题负责人。
经费类别:指申请规划资助或单位资助与个人自筹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最多选报2项,必含研究报告。如:
A.著作 B.论文 C.研究报告 D.电脑软件 E.其他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名 |
著 |
阅 |
读 |
与 |
人 |
文 |
素 |
养 |
形 |
成 |
研 |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负责人 |
王鹏伟 |
性别 |
男 |
年龄 |
1955 |
研究专长 |
学科教育 |
行政职务 |
副主任 |
专业职务 |
教授 |
最后学历 |
本科 |
工作单位 |
吉林省教育学院 |
电子信箱 |
wangpengwei@126.com |
通讯地址 |
长春市人民大街6755号 |
邮政编码 |
130022 |
联系电话 |
单位 |
5304272 |
家庭 |
5312839 |
手机 |
13844036316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工 作 单 位 |
张玉新 |
男 |
1963 |
特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硕士 |
吉林省教育学院 |
韩 非 |
男 |
1960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硕士 |
吉林毓文中学 |
杨文杰 |
女 |
1953 |
副教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吉林市教育学院 |
沈鸿友 |
男 |
1956 |
教 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松原市教育学院 |
李丽萍 |
女 |
1960 |
副教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白城市教育学院 |
马宏杰 |
女 |
1966 |
副教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白山市教育学院 |
冯银江 |
男 |
1964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东北师大附中 |
卢军良 |
男 |
1968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吉林省实验中学 |
唐明刚 |
男 |
1968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长春市实验中学 |
陈 燕 |
女 |
1963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长春市十一高中 |
陈 楫 |
男 |
1954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扶余县第三中学 |
杨文国 |
男 |
1970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前郭县第二中学 |
王 璞 |
女 |
1957 |
特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延吉市一中 |
赵 杰 |
女 |
1966 |
高级教师 |
语文教育 |
本科 |
敦化市实验中学 |
|
|
|
|
|
|
|
经费类别 |
|
如未获经费资助,是否同意单位资助或自筹 |
同意 |
预期最终成果 |
B |
论文 |
C |
研究报告 |
预计完成时间 |
2009年11月20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二、负责人及其成员近五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
王鹏伟 |
论文 |
教育研究 |
2002.9 |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
王鹏伟 |
教材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4.5 |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资源系列 |
王鹏伟 |
教材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3 |
我的阅读史与阅读偏见 |
王鹏伟 |
论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05.11 |
我对语文的思考 |
王鹏伟 |
论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4.3 |
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 |
王鹏伟 |
论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4.11 |
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 |
王鹏伟 |
论文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5.2 |
语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
王鹏伟 |
论文 |
香港教育学院 |
2004.3 |
生活:语文教育回归的路标 |
王鹏伟 |
论文 |
光明日报 |
2006.4.3 |
|
|
|
|
|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
课题
类别 |
批准
时间 |
批 准 单 位 |
完成情况 |
中学生自主学习
与个性发展研究 |
规划 |
2002.6.10
立项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领导小组 |
2006.4.20
结题 |
语文学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
规划 |
2001.11.2
立项 |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 |
2005.12.25
结题 |
|
|
|
|
|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限3000字内)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所谓的“名著”,包括:文学名著、文化名著,以及科学思想名著。
名著阅读现状:
从1997年高考制度恢复一来,应试之风愈演愈烈,直到今天中小学学生陷于应试题海,夜以继日,名著阅读在基础教育领域已荒废近30年。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除了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名著外,其它专业的学生少有接触名著的机会,大多数学生有可能终生与名著绝缘。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形成的隐患不言而喻。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着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提高未来公民的人文素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举世公认的简单道理;名著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古老传统。名著阅读以及阅读习惯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和养成。
2.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人文素养培养已经列入国家课程改革目标,义务教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附录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名著阅读课程和有关读书活动尚未真正实施。该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课程生成。名著阅读是一个开放的课程系统,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必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发地拓展学习领域。
4.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学习者本体地位的确立。在广泛的名著阅读中,教师和学生必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教师做为讲授者的角色将不复存在,从而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阅读将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通过名著阅读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名著阅读课程的开设和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摆脱应试“题海”,从而实现有价值、有实效的学习。
主要内容:
1.提高阅读品味,积淀文化底蕴,培养人文精神。
2.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确立学习者本体地位。
4.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以及角色转变。
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重要观点:名著阅读是构建人类文明进步阶梯、提高国家和民族人文素质的首要的也是有效的途径,是培养未来公民的大事。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高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
创新之处:原著阅读课程和读书活动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尚未普遍开展,本课题实验研究将率先实施,做出表率。 |
—3—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点面结合,分两步实施,采用两种模式。
分两步实施:确立吉林毓文中学为实验样本学校,于2005年秋季新高一入校开始进行先期实验,取得初步成果(目前进展顺利);2006年秋季开学在该校召开全省现场研讨会,面向全省推广。
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做为选修课程,在全省范围10所以上的重点高中进行实验;一种是做为读书活动在全省高中普遍开展。
实验方法:
做为普遍开展的读书活动,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书心得,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做为选修课程的实验,方法如下:
实验班级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完成现行教材的教学,正常参加期中、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之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每学年利用假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实验教师按教学专题分工备课,开设讲座。
1. 学习内容:每学期读不少于50万字的名著,篇目在一定范围内自选。
2. 学习方式:普遍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结果以研究报告和社会调查报告形式呈现。
3. 课时安排:名著阅读课程约占课时总量的50%。
4. 学习活动:每学期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和一次社会调查报告会。
5. 学习过程指导:自学指导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选修课程实验模型:
名著阅读与社会实践
|
| |
名著自修(阅读) 社会调查(体验)
| |
读书报告(写作) 调查报告(写作)
| |
人文修养 人生感悟
实验操作:按实验研究规范操作,包括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实施、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实录、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开展、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等。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5.3——2005.8在全省范围10所高中进行教师和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兴趣的调查问卷,进行课题论证。(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2005.9——2006.8,确立课题实验样本学校,开展先期实验(正在进行)。
第三阶段:2006.9——2009.7,各实验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子课题结题。
第四阶段:2009.8——2009.11,总课题结题。
四、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包括总研究报告、子课题研究报告)
2.相关研究论文(在重点期刊或核心期刊发表) |
—4—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 先期调研:2005.3-2005.8,在全省范围10所中学,共300名教师和2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取得了相关数据。
2. 确立吉林毓文中学为课题实验样本校,进行了先期采样实验。实验班用半个学期的课时讲授现行课程(期中考试前),半个学期阅读名著(期中考试后),参加学校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略高于常态授课、平行分班的对比班。即使从急功近利的应试角度看,该实验不仅没有降低考试成绩,反而有所提高。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了该课题实验的可行性。
3. 课题负责人已经在重点学术期刊《教育研究》以及其它专业期刊发表了10余篇相关论文,并参与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编写、主持了北京师范大学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资源系列的研制。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组成结构
课题组成员由两部分成员构成:分别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具有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优势。主要参加者包括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研究领域较有建树的教授,以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特级教师。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该课题研究是在基层学校教学一线进行的实验研究,具备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
—5—
六、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本课题主要参加人员均具有高级专业职称。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
—6—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8 项)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1 |
2006.9-2008.8 |
名著阅读策略研究 |
论文 |
张玉新 |
2 |
2008.9-2009.7 |
各子课题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韩非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3 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1 |
2006.9-2008.8 |
名著阅读的人文价值与教育实践 |
论文 |
王鹏伟 |
2 |
2009.8-2009.11 |
课题研究总报告 |
研究报告 |
王鹏伟 |
|
|
|
|
|
—7—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部门)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是否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时间和条件,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市(州)教科办、各高等院校意见
对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十、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批准,同意该课题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课题。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8—
(活页)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限3000字内)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所谓的“名著”,包括:文学名著、文化名著,以及科学思想名著。
名著阅读现状:
从1997年高考制度恢复一来,应试之风愈演愈烈,直到今天中小学学生陷于应试题海,夜以继日,名著阅读在基础教育领域已荒废近30年。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除了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名著外,其它专业的学生少有接触名著的机会,大多数学生有可能终生与名著绝缘。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所形成的隐患不言而喻。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着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提高未来公民的人文素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举世公认的简单道理;名著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古老传统。名著阅读以及阅读习惯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和养成。
2.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人文素养培养已经列入国家课程改革目标,义务教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附录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名著阅读课程和有关读书活动尚未真正实施。该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课程生成。名著阅读是一个开放的课程系统,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必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发地拓展学习领域。
4.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学习者本体地位的确立。在广泛的名著阅读中,教师和学生必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教师做为讲授者的角色将不复存在,从而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阅读将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通过名著阅读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名著阅读课程的开设和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摆脱应试“题海”,从而实现有价值、有实效的学习。
主要内容:
1.提高阅读品味,积淀文化底蕴,培养人文精神。
2.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确立学习者本体地位。
4.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以及角色转变。
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重要观点:名著阅读是构建人类文明进步阶梯、提高国家和民族人文素质的首要的也是有效的途径,是培养未来公民的大事。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高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
创新之处:原著阅读课程和读书活动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尚未普遍开展,本课题实验研究将率先实施,做出表率。 |
—1—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点面结合,分两步实施,采用两种模式。
分两步实施:确立吉林毓文中学为实验样本学校,于2005年秋季新高一入校开始进行先期实验,取得初步成果(目前进展顺利);2006年秋季开学在该校召开全省现场研讨会,面向全省推广。
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做为选修课程,在全省范围10所以上的重点高中进行实验;一种是做为读书活动在全省高中普遍开展。
实验方法:
做为普遍开展的读书活动,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书心得,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做为选修课程的实验,方法如下:
实验班级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完成现行教材的教学,正常参加期中、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之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每学年利用假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实验教师按教学专题分工备课,开设讲座。
6. 学习内容:每学期读不少于50万字的名著,篇目在一定范围内自选。
7. 学习方式:普遍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结果以研究报告和社会调查报告形式呈现。
8. 课时安排:名著阅读课程约占课时总量的50%。
9. 学习活动:每学期由学生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和一次社会调查报告会。
10. 学习过程指导:自学指导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选修课程实验模型:
名著阅读与社会实践
|
| |
名著自修(阅读) 社会调查(体验)
| |
读书报告(写作) 调查报告(写作)
| |
人文修养 人生感悟
实验操作:按实验研究规范操作,包括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实施、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实录、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开展、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等。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5.3——2005.8在全省范围10所高中进行教师和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兴趣的调查问卷,进行课题论证。(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2005.9——2006.8,确立课题实验样本学校,开展先期实验(正在进行)。
第三阶段:2006.9——2009.7,各实验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子课题结题。
第四阶段:2009.8——2009.11,总课题结题。
四、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包括总研究报告、子课题研究报告)
2.相关研究论文(在重点期刊或核心期刊发表) |
—2—
47、课题申请·评审书例二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A
学 科 分 类: C —4—(5)
课 题 名 称: 语文学科语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沈 洪 友
负责人所在单位: 松原市教育学院
填 表 日 期: 二00六年四月二十日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六年三月
申 请 者 的 承 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同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使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及资料。
申请者(签章):
二00六年四月二十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
二、本表报送一式5份,其中1份为原件,4份为复印件,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或复印,于左侧装订;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不得出现申请人及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单独打印和装订,一式5份。
三、封面右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填写。
四、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不明问题,请与本校科研处或高教所(室)、或省、市(州)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
五、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和上一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
公章后上报。
六、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长春市湖园路14号 邮政编码:130022
联系电话:(0431)5391484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课题类别:“课题指南”中带 ※号 的为重点课题选题参考。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A. 重点课题 B. 规划课题
学科分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填写时参照“课题指南”,标明学科分类字母及题号,例如:选报“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中小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题目,应填写
A综合研究 B.基础理论 C.基础教育 D.职业教育 E高等教育
F 成人教育 G民族教育
工作单位: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
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是真正参加课题实质性研究的人员,不包括课题负责人。
经费类别:指申请规划资助或单位资助与个人自筹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最多选报2项,必含研究报告。如:
A.著作 B.论文 C.研究报告 D.电脑软件 E.其他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语 |
文 |
学 |
科 |
语 |
感 |
教 |
学 |
的 |
理 |
论 |
与 |
实 |
践 |
研 |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负责人 |
沈洪友 |
性别 |
男 |
年龄 |
49 |
研究专长 |
语文教育 |
|
行政职务 |
副主任 |
专业职务 |
教授 |
最后学历 |
大学 |
|
工作单位 |
松原市教育学院`` |
电子信箱 |
Shenhongyou05@126.com |
|
通讯地址 |
松原市沿江东路717号(或松原市教育学院) |
邮政编码 |
138000 |
|
联系电话 |
单位 |
0438—6190613 |
家庭 |
0438—2137172 |
手机 |
13504710184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工 作 单 位 |
|
王宝峰 |
男 |
1972年6月 |
中教一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吉林油田高中 |
|
刘丽荣 |
女 |
1973年8月 |
中教一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松原市实验高中 |
|
高德香 |
女 |
1971年5月 |
中教一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北师大宁江附中 |
|
周俊利 |
男 |
1972年7月 |
中教一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吉油第十一中学 |
|
韩亚梅 |
女 |
1969年5月 |
中教高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松原市第一高中 |
|
陆春晖 |
女 |
1968年9月 |
中教高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吉油实验中学 |
|
曲百叶 |
女 |
1974年10月 |
中教一级 |
语文教学 |
大学 |
前郭县第二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费类别 |
申请资助 |
如未获经费资助,是否同意单位资助或自筹 |
同意 |
|
预期最终成果 |
C |
A |
|
|
预计完成时间 |
2008 年 7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二、负责人及其成员近五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文学作品分层解读原理与叠印剥离教学法探究 |
沈洪友 |
论文 |
现代语文教学 |
2005年7月 |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 |
沈洪友 |
论文 |
中学文科 |
2005年6月 |
读《题帕三绝句》说语感 |
沈洪友 |
论文 |
中学语文 |
2004年5月 |
巧借丹青绘美景 |
韩亚梅 |
论文 |
语文天地 |
2004年9月 |
苏轼思想分析 |
王宝峰 |
论文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2003年3月 |
中学语文新教材讲解 |
周俊利 |
著作 |
内蒙古出版社 |
2005年6月 |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浅探 |
曲百叶 |
论文 |
松辽学刊 |
2005年4月 |
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 |
陆春晖 |
论文 |
学语文 |
2004年4月 |
《篱笆那边》语感教学设计 |
高德香 |
论文 |
中学课程辅导 |
2005年9月 |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品味语言 |
刘丽荣 |
论文 |
语文之窗 |
2004年3月 |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
课题
类别 |
批准
时间 |
批 准 单 位 |
完成情况 |
中学生自主学习与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
国家规划课题 |
2003年9月 |
中央教科所 |
通过省课题组验收(本人是子课题负责人) |
语文主体性教学研究 |
规划课题 |
2003年9月 |
省教育学院 |
通过省级验收 |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 |
规划课题 |
2002年9月 |
中语会 |
通过中语会验收 |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限3000字内) |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述评。我国首倡语感教学的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1985年,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学习》上发表文章,谈到“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国内许多重要的学术刊物,如《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等,都纷纷发表文章,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辟专栏为语感教学讨论搭建平台。杨炳辉、邢公畹、刘连庚、王尚文、蔡澄清、洪镇涛、洪宗礼、李海林、韩雪屏等一批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都参加到这一场讨论中来,一时使语感教学成为语文界的热门话题。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讨论才渐渐落潮,但始终未平息过,只是沉潜到更深的理论层面罢了。王尚文先生在语感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5年,他出版了《语感论》一书,对语感的定义和特征,语感的类型和功能,语感生成的心理机制,语感与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形式、美感等的关系做了详尽的论述。2000年《语感论》再版,王先生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又增加了“语感和语感教学”一章,为语感理论走近语感教学实践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李海林先生在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方面也有显著的成果,他在《言语教学论》(2000年出版)一书中强调,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语感。韩雪屏教授在《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2001年版)一书中专章论述了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同时还创拟了语感教学的模式,为语感教学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在语感教学实践方面,江苏的洪宗礼,湖北的洪镇涛,开了语感教学之先河。他们不仅在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为语感教学鸣锣开道,而且还以语感理论为指导,亲自编写语感教学教材,开展了语感教学实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国在语感理论研究方面虽然还处于见仁见智阶段,语感的定义、特征、语感的心理机制等等,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语感和语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却实实在在地把语文教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语感”这一概念为越来越多的同仁所接受。199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2003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把“培养语感”作为重要的语文课程理念和目标提了出来。可以说,在我国语文教育界,语感和语感教学到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验推广阶段。
(二)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价值。
意义:
1、语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人文性认识的不足,使语文教学一度走了技术化的路上去了,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烦琐的知性分析等等,让语文出现了诸多的错位现象。语感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呼唤着人文的回归,因为语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不仅在于对言语客观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透过言语的语表意义认识其语里意义,把握其隐含在言语背后的情感、情味、意图、风格、意向等等,这些都是精神方面的要素,只有重视语感教学,才能重视语文的精神培育,才能使“瘦身”的语文变得血肉丰满起来。
2、语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语文教育高耗低效,未能很好地培养起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素养,主要原因之一是不重视语感的培养。坚持不懈进行语感教学,注重雕琢学生的语感,使之不断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能够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这将大大地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王尚文说,语感是语文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所以,不抓或抓不好语感教学的语文课,必然是低效的。
3、语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助于唤回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技术化的、纯知性的语文课,淡化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致,浪费了学生的身心精力,使语文这一门最具精神魅力的课程,最具文化意蕴的学问,变得失魂落魄,面目苍白。积极研究语感理论,实验推广语感教学,是目前纠正这一不良倾向的最佳途径。实施魅力无限的语感教学,必将会结束“语将不语”的局面,唤回学生对语文课的热情。
价值:
1、本课题以理论研究为指导,除整合目前我国语感理论研究的合理成份,系统地指导本市的语感教学实践外,还将有所创见,以填补我国语感和语感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
2、本课题重点放在行动研究上,语感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是我们的着力处。我们的实验研究人员分布在不同类型的高中教学岗位上,边实践边研究,将以系统而大量的教后反思、教学案例,准确的数据,科学的分析,建立一整套实用、高效、便于操作的语感教学行动模式,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过程,培养语文教育名师;
2、梳理、整合国内语感和语感教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并有所创见;
3、建立一套语感教学操作模式;
4、创造出一种以语感图式理论为指导的新的教学方法——叠印剥离教学法。
主要内容:
1、研究语感论、语言心理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对话教学论;
2、梳理、整合语感研究成果,系统掌握语感的定义、特征,语感的分类和功能,语感生成的心理机制,语感教学的特征,语感与思维、与语境、与言语主体、与言语形式、与美感的关系等,并拿出自己的创见;
3、梳理、整合、创造、应用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形成系统模式,并与文本特点相对应,付诸实践。
重要观点:
1、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准确地说,是学习言语,即学习语言的运用,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教学的研究是语用的研究,语用,语境,言语形式,是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的三个最重要的概念;
2、语义包括语表意义和语里意义,所谓“语里意义”就是语言的隐含意义,即语境意义,夏、叶二位老人所说的丰富的了解力,主要是指了解语言的语里意义。但是,语感不仅包括语义感,光了解语言背后的隐含意义还是不够的,还有语言的情味感、意图感、语序感、美感等等;
3、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纲”,其他都是“目”;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都是“目”。
|
—3—
4、对语感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所以我们主张先做起来再说。
创新之处:
1、对新言语信息的顺应能力已超出了语感能力的范畴,语感就是直觉状态下的对言语信息的同化能力。此观点为目前国内的语感研究者所未见。
2、基于上面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感教学”概念下的“语感”,不是学前儿童的语感,不是农村不识字而又能说会道的大嫂的语感,也就是说,不是自然习得的语感,而是按照语感生成的心理规律,有目的、有组织的经过科学训练而形成的语感。
3、叠印剥离教学法是我们的首创。我们对分层解读文学作品的原理情有独钟,因为它彻底摆脱了陈旧的几段式的教学模式,并以全新的文学作品解读方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局面。而且,我们认为,文学作品分层解读原理正是语感生成的反方向运作,正是以语感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本课题重点是行动研究,但是,必须在弄清与语感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进行。语感的实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分类?语感教学的内涵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然后才是具体操作的问题。主要方法是文献法和实验法。
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1、理论准备阶段(2006年6月—8月);制定方案,建立实验研究队伍,理论培训,2、第一阶段实验(2006年9月—2007年7月),确定实验和对比班级,进行实验前成绩测试,开始实验。
3、第二阶段实验(2007年8月—2008年5月),实验的深化阶段,完成预期研究成果。
4、结题验收阶段(2008年6月—7月)。
(五)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著作,《语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3、著作,《语感教学的操作要领及案例分析》;
4、阶段性成果若干。 |
—4—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
课题负责人沈洪友同志,2003年晋升为教授职务,现任松原市教育学院高中部副主任,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育研究工作,现已发表语文教育方面的科研论文20多篇,语文研究方面的著作一部,是我省优秀语文教研员,2003年被国家中语会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自2002年以来,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潜心钻研,攻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写出了长篇语文教育论文《文学作品分层解读原理与叠印剥离教学法探究》,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2005年第7期。该文所提出的叠印剥离教学法,在我国是首创。他借鉴印刷业术语,提出一种“叠印剥离”式的散文诗歌解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称为“叠印剥离教学法”。它以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前提,以王尚文先生的语感图式理论为依据,分为三个阅读阶段,即言语、情境、意向,对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诗歌)进行分层(剥离)阅读鉴赏。既符合文学作品解读原理,也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种可供操作的例法。2003年9月至2005年11月,他还主持了国家级规划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还出版了《语文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除此之外,近年来,他还有《语文教学必须咬文嚼字》、《话说言语能力》、《读题帕三绝句说语感》、《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从“举一反三”到“举三反一”》等多篇论文在语文刊物发表,并有论文在多家刊物转载。主要参考资料有:王尚文的《语感论》,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朱立元的《接受美学导论》,王尚文的《语文教学对话论》等语文教育著作。
主要参加人是7位中青年语文骨干教师,均具有很高的独立研究能力,都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他们的教学水平在松原市堪称一流,全部是松原市教学新秀或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其中有三名教师获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二等奖,一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新秀称号。所以选拔他们参加这项实验研究工作,除他们自己所具备的实力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是语文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希望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促进他们尽快地成长。
在这一课题研究启动之前,已经占有了大量的语感教学研究资料,除前面提到的学术著作外,还通过报刊、网络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学术信息,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现状非常熟悉,同时还对与之相关的语文教育家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参加该课题的研究人员,是语文教学研究员和一线的语文骨干教师,具有专业研究人员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已经得到各高中校长的积极支持,有充足的研究经费。相信,经过两年的努力,本课题定会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
—5—
六、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