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松原教师研修网与您相约 伴您成长,今天是
首页(Home) > 研修资源 > 报刊精品 > 正文
科学缺席,“科学谣言”就会疯跑
发布日期:2015/1/8 14:58:27  浏览人数:1798  编辑:赵晋平
摘要:

  打造破除“科学谣言”的科学体系,使真科学的种子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蔓延,“科学谣言”生存的土壤必会越来越少。

  雾霾不散是因“核雾染”、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高铁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瓶装水暴晒后有毒不能喝……这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它们都位列联合辟谣平台、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技记协日前发布的2014年十大“科学谣言”之中,也就是说,这些说法都是骗人的!

  这些耸人听闻、披上“科学”外衣的谣言,涉及公众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或关注的事物,给许多人造成了极大困扰,也搞乱了人们对日常科学的认知。更大的问题是,“科学谣言”远不止“十大”之数,诸如“香蕉艾滋病”“注射西瓜”等“有根有据”的谣言,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一个谣言就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相关产业从业者无辜“躺枪”。笔者以为,要破除“科学谣言”,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强大力量进行打击。

  “科学谣言”的可怕、可恶之处,在于其披着“科学”外衣。很多普通人科学素养不足,辨别能力有限,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避害思维,甚少刨根问底,追问究竟。而公众的恐慌心理、从众心理和心理定势,正是“科学谣言”的传播温床,借助互联网强大的聚合、放大效应,“科学谣言”容易迅速爆炸性传播、病毒式感染。

  根据“科学谣言”形成和传播扩散的特点,要对其进行抑制和消除,必须在社会上形成科学的对抗系统。具体来说,应当形成学校加强科学教育、公民提升科学素养、专家及时辟谣、法律适时跟进的“四位一体”科学体系。

  谣言止于“教”。学校的科学教育是抵御“科学谣言”的基础。在网络上,“科学谣言”的传播者甚至制造者中,不乏学生的身影。这说明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科学教育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抓好学生的科学教育,可以夯实社会抵御“科学谣言”的根基。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很信任孩子学到的知识,在科学方面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当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时,学生家长的科学素养也能水涨船高,“小手拉大手”能起到特殊作用。

  谣言止于“智”。公民科学素养是抵御“科学谣言”的根本。“科学谣言”之所以泛滥,根本原因在于公众缺乏科学素养,缺少“想一想”的科学观念、“问一问”的科学思维,结果被谣言轻易攻破心理防线。笔者建议,应当在全社会创造浓厚的科学氛围,特别是要利用公共传播媒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生活中的常见科学问题进行传播,让公众逐步提高科学素养,凡事多问“为什么”,避免出现相信科学却被“科学谣言”所骗的尴尬。

  谣言止于“专”。在“科学谣言”的传播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谣言发端初期,很难看到相关的权威专家出来辟谣。一些专家对很多他们眼中的简单问题不屑于进行回应,不屑于和“科学谣言”交锋,害怕“掉价”。但是,在打击“科学谣言”的行动中,专家的及时跟进、勇于担当必不可少,对付“科学谣言”,就是要用真科学进行辟谣。事实上,这是专家与公众进行直接交流,塑造专家良好形象的契机,抓住这种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机会,也有利于甩掉“砖家”的帽子。

  谣言止于“责”。这里的“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网上活动的所有人,都应当具备基本的责任意识。一些“科学谣言”的产生,可能只是某位网友无聊时的一个恶作剧,但却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网友在搞恶作剧之前,应当估量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对于其他网民特别是所谓“大V”,对于类似的“生活中的科学”,至少应当明确其来源后再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国家法律应当及时跟进,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科学谣言”制造者,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完成破除“科学谣言”的最后一道程序。

  总之,“科学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危害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教育、心理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打造破除“科学谣言”的科学体系,使真科学的种子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蔓延,“科学谣言”生存的土壤必会越来越少。(廖德凯 作者系公务员)

    《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8日第2版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阅读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书目 2017/12/29
研究:好斗性格源自遗传 6岁后受环境影响 2017/12/27
书法进课堂 师资普遍缺 2017/12/2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 2017/12/19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 2017/9/12
一位战略科学家的追梦人生 2017/9/12
浮夸的“感恩宣讲”离真正的教育还很远 2017/5/31
传统习俗的继承要身体力行才好 2017/5/31
父母望子成龙,早教不应盲从 2017/5/26
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7/5/25
热点信息
Unit 7 How muc...
国培计划(2014)”——吉林...
再谈教师对办好学校的重要性
松原市名师培养对象人员名单

近期发布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初中青年班主任师德修养及班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
学准则 扬师德 争做新时代...
修业且修心,你我共前行 ——“...
松原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培训综述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
激发 唤醒 点燃—— 松原市教...
优秀教案怎么写?史上最全教...
[福建]2019年下半年起教师...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
松原市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
学院成功举办“国培计划(201...
CopyRight 2013 syjsyx.com All Right Reserved 松原市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沿江街717号 电话:0438-6190789 (投稿)E-mail:keyanchu11@163.com
吉ICP备09002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