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三井子镇第一中学 任一会
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只有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才能拉近学生与现实的距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激活其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情境 激发兴趣 有效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可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很弱,这就给学生学习和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感觉课堂枯燥难懂,对其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不断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契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运用多媒体,借助实物和图像或影像,创设直观情境。
多媒体可以集声象字画为一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而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个学段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应通过利用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文字、音像、影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心里随着屏幕上辗转起伏的故事情节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深深浅浅话友谊》(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一课中,在上课前播放视频《轮椅上的篮球》作为课前导入,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由此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此视频,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领悟友谊的美好,大大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设悬问疑,创设问题情境。
美国的格兰特·威金斯说过:“问题乃是通向理解之门。”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借问解疑,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某种悬念,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感,而且还应有所拓展,进行探究性的积极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交流感悟中,在自己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真谛。七年级的新教材几乎每一课都设置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自主地思考,例如在学习《和朋友在一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教材中提了许多学生生活实际中常碰到的问题,“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这些问题的设置,抓住了学生的心声,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思考,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开展了,效果也绝对是事半功倍。
三、贴切生活实际,创设体验情境。
体验情境是一种学生可以产生真实的切身感受的真实问题情境。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学生面对的问题是针对自己展开的,形成的知识和品德具有具体性和个体性。但在创设体验情境时,要贴切学生生活实际,而不是教师虚构,这样的案例会让学生觉得亲切可信,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情景,置身于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例如在讲《深深浅浅话友谊》(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中“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根据国庆节十一长假马上来临,学生要和以前的朋友相聚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体验情境:国庆节马上来临,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你最好的朋友要来看你,让你去接站,你看见朋友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会立刻不自觉地进入这一场景,体验情境中的角色,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从而很容易得出知识点,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实效性。
四、巧用资源,创设故事情境。
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把情感目标放在第一位,所以只有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社会情感和思想情感,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德育功能,完成德育任务。而且本学科的教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初中生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阶段,对故事十分感兴趣的特点,,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设计或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历史、人物等意味深长、妙趣横生的故事来创设故事情境,既可以把知识寓于形象化的故事叙述中来教育、感染学生。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体会学习的乐趣,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合一。如《深深浅浅话友谊》(人教版七年级第四课第二框),在教“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这一内容时,在播放古筝《高山流水》同时生动地讲述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集中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上,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适时引入歌曲,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是一剂调节课堂气氛的良药,在课堂上适时引入歌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歌声创设的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角,增强积极情感。例如,在讲授《集体生活邀请我》(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框)时,在讲集体的力量强大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并用大屏幕展示歌词: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耶,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
号子嘛一喊浪靠边
百舸嘛争流千帆竞
波涛在后,岸在前
……
一根筷子耶,轻轻被折断
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
一个巴掌耶,拍也拍不响
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
……
余音绕梁之际,问学生:这首歌能反映集体的力量怎样才能强大?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团结。于是我趁热打铁,接着问道:你们的集体团结吗?学生都纷纷点头。此时更深入地问道:你在这个“团结的集体”中感受到怎样的力量?你为这个集体做过什么?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在分享的过程中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但在集体中汇聚,通过优化组合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我们要热爱集体,形成集体意识。
六、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语言情境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味调味剂,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地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例如,在讲授《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第二框)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不是很积极,课堂显得比较沉闷,为了尽早打破这种局面,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敞开心扉,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当第一名学生谈完感受后,我竖起大拇指说:这位同学真给力,表述完整流畅,并且声音洪亮,我们为这位同学点赞。于是同学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喊:赞!顿时课堂就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小眼睛都亮了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在课堂上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更能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得到发展和巩固,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艳平.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河北.迁安市.064400
[2]王竟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情境创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3]周桂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第4期(总 第190期)
[4]刘悦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创设的有效应用.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2月.总第150期
[5]情境教学论文故事情境论文: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中国学术论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