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县大遐学校 孟凡明
摘 要:本文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品词析句,理解美;营造氛围,感受美;对比剖析,鉴赏美;再造想象,创造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升学生理解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育;审美情趣;学生情操;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理解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品词析句,理解美
语文教材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时,我们可透过课文优化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喜悦的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傍晚江上的幽美的景色,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用玉弓比喻新月,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的境界,沁人心脾。类似的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还有许多,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品尝,去体会,理解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美。
二、营造氛围,感受美
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教师要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只有让学生在内心进一步浮现形象,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函。如《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用自己亲生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的人民,写的非常美,我们可以采用“边读边议”、“边读边想”的方法,诱发学生的想象,把学生引入情景,让学生体会草原的美,体会作者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融景情于一体地去体会草原上不但天空美,景物美,人民的心领更美。尽管语言不同,但主人的热情很感人。让学生舍身处地的去体会和感受此情此境,就能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样在学生脑海中逐渐形成了草原美丽的花卷。
三、 对比剖析,鉴赏美
美往往在比较中产生,如讲读《落花生》时,通过那不起眼的花生苗,把那埋在地里的果实与那些高挂在树上的鲜红耀眼的果实对比,更显出花生的内在美。再理解父母的那段话:“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的东西。”从而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通过鉴赏,提高了认识,明白了心灵没的重要性。托物言志,借形传神,言在此而意在彼是作品的一般规律。课文《奴隶英雄》通过奴隶主和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不同表现,歌颂了斯巴达克的大无畏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奴隶主们的丑恶。这个剧本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生动感人,教学时可抓住人物语言和行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和衬、分析,剖视善与恶、美与丑。让学生懂得热爱英雄,学习英雄,大胆摒弃丑恶的思想品德。
四、 再造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师指点下,学生通过观察,理解课文,获得表象和情节的依据,便可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补充和丰富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使画面活起来。
1.景物描写绘画创作出来
《挂林山水》一文,作者抓住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秀丽多姿的特点。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热切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真挚情感。学此文后可安排学生展开想象,并播放相应的曲子《让我们荡起双桨》渲染气氛,学生的想象在头脑中出现美的情境,如置身于漓江江面上,指导学生将《挂林山水》的景象,通过想象绘画出来。
2.人物描写表演展现出来
在文学体裁中,创造想象是普遍可以感觉到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来完善自己头脑中的意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欣赏不仅是被动的感知过程,也是个创造过程。依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要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检测;适时拓展教学宽度,激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使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文,课文中既有生动的对话,又有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很适合演出。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将聪明人、傻子、奴才三种人的语言、动作、神态适当增加一些文字,将课文改编成话剧脚本,然后演出。通过表演,判断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人物的心理、性格特点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教材荟萃了中外名著佳作,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心理学》
3.《小学语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