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吐乡蒙古族中学 隋丹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丰富生活经历”的过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虽然,这个要求,在农村看似还很遥远,但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农村,我想这样的前景只要通过学校教学的辐射,也一定可以做到,为此,在教学中,怀着对这一学科的热爱之情,我把英语生活化作为我教学的一个愿景。下面,就是我的点滴体会:
首先,我觉得要追求教学方法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导下,在课堂中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自己的教学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的作用,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所学致用于所用,让生活走进课堂。
其次是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特别是在任务型教学中,如果任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以及智力发展水平,那么完成任务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使”,试问谁还愿意参加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如打电话、过生日、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栩栩如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活动,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情景,调动多种感官,能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愿望。有关职业单词时,我会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 / she a driver / farmer / doctor / …?”
再次是要整合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设计各种活动。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英语活动。因此,我特别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设计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习得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例如,让学生亲口品尝水果沙拉,辨别出水果名称,同时用英语讲出来。果然,学生自然脱口而出:Oh, it’s an apple. It’s a pear. etc
还要以作业为桥梁,寻找作业和生活的创意点 ,生活中处处有英语,英语作业应该是活泼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也是运用语言的沃土。社会的不断进步,使英语逐渐进驻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一种交际性或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英语的确在彰显着它特有的作用,也不应只是成为我们农村中学的考试科目,我想,英语教学生活化所展现的是学生生活实际所碰到的各种真实的情景,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就能使孩子更加关注学习。更加热爱语言文化,为自己、为社会获得一定的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