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识字教学
前郭县长山镇蒙古族中心小学校 丛慧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细流以成江河”。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一项细水长流的艰巨而伟大的工程。而让汉字“活“起来,则是吸引学生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根本所在。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如何让枯燥的汉字光彩焕发,成为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小精灵,这需要我们教师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而去挖空心思。如果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越学越聪明,那么最终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要使我们的识字课堂充满智慧,就必须引导儿童在保持识字兴趣的同时,发现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首先围绕有趣的汉字字理,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长春版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字理识字最为显著。小学低年级教材就收有七十多个字理图,其中包括象形、指示、会意,而象形字多一些。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字理,不仅能让学生晓字形,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帮助学生明字义,更可以通过字理图,强化学生对这个字关键笔画的记忆,从而减少了错字,别字的发生。学生也会自觉对所学生字进行归类:如“犭”最初是表示狼、狗、狐狸等动物奔跑的样子,后成为汉字部首,则带“犭”的字大多与动物有关。如此,学生便能按图索骥,轻松识字了。
其次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字谜等入手,则识字效果事半功倍。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奇妙的小故事,小小的识字教学,实则为育人的大舞台。我们教师要善于借助识字这个平台,把传道、授业、解惑贯穿于整个识字教学之中。如运用故事阐明字理:教学“家”字,可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原理,还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再如教学“阔”字时可给学生简略讲述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花园门上题写“活”字的故事。还可以以简单的谜面引导学生自编字谜,如教学“告”字时,以“一口咬掉牛尾巴”设谜,而随后学生的奇思妙想缤纷呈现,“一只黑狗--默”、“第九天--旭”、“给儿子洗澡--孟”等等,如此这般,学生既善于动脑又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探究新知的渴望。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解—组合”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视、听、肢体等多方位跃动感受汉字所带来的喜悦。比如图示法: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如教学“飞”字,可以画一只飞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 ”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让学生在浮想联翩中再起身动手做一做动作,无疑深化了第一印象,完全符合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教学“采”字可绘制手在树木上采摘的简笔图。如此,既掌握了“爪”字头,又领会了“采”的字义。由于图画形象、具体,十分有利于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所以能加深学生对汉字本义的理解;而演示法则通过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掰”、“拿”这类字以手演示就十分直观,我们可以让学生亲手做一做,身临其境地感受汉字的内涵。又如教授“灭”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一块木板盖在火苗上,让火熄灭,则音形义不言自明。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首先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并持久保鲜,则是识字教学不变的法则,而具体如何施教则要因时、因字、因人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和不同,我们都应首先激活汉字,让学生真正地领悟到“汉字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生动的画,一个奇妙的小音符......”真正地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