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王府站镇蒙古族学校 孙永菊
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好地陶治学生的情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达到“学文”、“悟道”的教学目的。下面浅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 精设导语,带入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好的导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的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做好脑思、口说、手写。在导语形式上可采取巧设疑问、设置悬念等方法。
例如讲解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与其他词人不同,正如他笔下的愁情也很特别,那么在这首词中他又是如何来形容他的愁情呢?
二、巧设情境,激发热情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音乐、幻灯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升华情感。如教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教师可以先播放由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创设情境,为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做好铺垫。通过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从抽象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
三、故设玄机,升华情感
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像讲故事一样讲述课文主要情节。然后故设玄机,让同学去猜情节会发生哪些变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铸剑》、《小公务员之死》这样的文章时,不防采用此方法,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唤起真情,交流情感
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激起学生向上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例如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在未进入正课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与父亲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学生谈完之后,可能会因父亲为自己付出的辛劳而感动流泪,父爱如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五、设置疑问,拓展思维
讲课前,教师针对文章内容,设置疑问,一方面可以使同学初步了解文意,另一方面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陌上桑》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文中的女主人公究竟美到什么程度?难道她比四大美女还美吗?她的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多元交流,融通情感
文章里总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言一句总关情!在课堂里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让学生进行多元交流,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与他人情感达到相通共融,从而达到学生、文本、作者共鸣的效果。
七、层层铺设,引人深思
语文教学可采取“发问——深思——感悟”这样途径,层层铺设,引人深思。发问,即学生课前设疑;深思,即课上认真思考;感悟,即让学生感悟文意,感悟人生真谛。
八、合作探究,汇总交流
上课前,教师可就某一问题布置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各有分工,进行研究创作活动。最后将所研究项目汇总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如教学《沙与沫》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参与。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情感,将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呼唤出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学中“乐”,在学中“品”,在学中“悟”。最终不仅使学生陶冶了情操,而且还形成了能力。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是为了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