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王府镇蒙古族学校 刘忠生
学校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的必开课程,是新课改六项具体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的内容体系不可分割的领域。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校本课程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我仅谈学校课程资源建设。
一、 教师资源的开发
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求师”。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由此看来教师的担子任重而道远。那么教师的资源开发也凸显为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观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书本为法宝,以书本课程为统帅。形成整体划一,千人一面的教育格局。其内容惟书惟尚,这并非奇怪,因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师在观念上,相对陈旧,而且受历史的影响,教师的观念已是一种主体性、个人化的认识和信念,现以画地为牢。当今的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摆脱这种陈旧的疆域。必须从这种凝固了的“信念”樊篱中跳出来;从“经验”的枷锁中挣脱开,从陈规“陋习”的茧缚中冲去。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位教师放下包袱,纳新新的理念,才能高屋建瓴地打开智慧之窗。托起世纪明珠。
教师资源的开发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够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哪得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的编写,涉取知识内容的涵盖量特别大,而且知识广泛,教材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尊重多样性文化。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克服了过去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安排,克服了知识结构的机械性,单一性。使各科知识横向推进,纵深发展。如果我们还像恒星那样固定不动,抱残守缺,是无法于素质教育接轨。因此我们对教师资源开发,教师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研究新知,探索新路,是教师的必由之路。新课程开发的实施要有高水准的教师。只有完美的教师,才会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生涯的基本准则。特级教师徐特立说:“‘经师’易得‘良师’难求。”所谓“良师”即是——文化、业务、师德融为一体。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举止、言行。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勿庸置疑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至高无上。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传授知识有较高的要求。新课程知识传授是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网络它打破学科知识体系,这样需要每位教师都必须掌握多方面知识,备多适寡。避免急来抱佛脚。教师的一潭活水应该永远是新鲜的,充沛而不枯竭的创造之源。只有这样方能树立起一个教师的威信。中国的古典教育学——《礼记·学记》也说:“记问之学、不是以为人师”。这总该是不应存在的吧?
二、 知识的延伸对学生的影响
校本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系统,研究的是科与科之间知识的综合化,形成了多方互补,相互交叉,各门课程都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形成立体网络。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学科的禁锢。另外可针对教材的不足之处,或某方面特点,进行扩展补充,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教材向学生提供较多的,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知识结构。我们针对这些不同情况,把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有计划,有安排的从书本里走出来,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体味、观察,从而使无形的知识,变成现实的存在,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加深了印象。陆游说过:“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趣味性较强。这一点在事业成功的道路是任何外部因素都难以阻止的。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因此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图片,童话等素材的教学,进行整理编成小故事,或导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会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枯燥乏味之感,而且感到轻松愉快。古人云:乐思方有思泉涌。比如;利用《长城》远、近挂图。编成一个旅游路线进行导游,形成由远及近的路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趣味浓郁的课堂气氛,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对古文化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其宗旨意在国家统编教材以外的,又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情风俗,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等。它的才出发点,立足点以及落脚点,都是相对本校而言。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打破学科界域
教材就其内容、形式,以及知识的连贯性都自成体系。由于时间、地域关系不可能面面具到。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情,来充实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并与周边的生活环境相联系,与现实社会相接轨,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的影响力。根据知识的广阔性,我们必须打开学科体系的束缚,跨越性的延伸。使原来知识的单一性,系统性,变成知识的多层面、多角度、多棱体的知识立体网络,动态发展。这样才会产生知识互补,知识共鸣的应值效应。
(二)、校本课程的环境资源
一切事情都是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⑴社会环境资源的开发,学校利用校内板报的不同内容,使学生获取广泛知识,从而使他们走出课堂,来到社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起于点滴,小小的板报竟使孩子们在娱乐当中启迪智慧,拓宽视野,陶冶了情操,近而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了他们的崇高的理想。
(二)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
利用校园的景点,让孩子们在欣赏百花争艳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大自然的可爱;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此地变成了他们陶冶灵魂与情操的圣洁之地,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恒的源泉。”自然景观,美丽别致,它有形、有声、有色交相互映,“翠叶松枝遮去路,未见花色先有香”,这种空灵之美,会给孩子们带来幽深的遐想,此时他们会有很多感概涌上心头,从而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使他们在这种愉悦的心情之时,抒发感情,使他们在大自然中探讨,摸索,体味自然环境中更深邃的内涵,使之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缔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