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海青乡中心校 苗青杰
数学源于生活,有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里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主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创设情境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
3 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和谐同步
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概念,因此对单价、数量与总价是比较熟悉的,不需要我们苦口婆心的讲解,所以课前我准备了一些超市的购物小票,一上课,我请学生来观察,并问:从购物小票上你都知道了什么?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人人能说会道。小手齐刷刷地兴起来。一张购物小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各抒已见,有的说从这张小票上知道了购物时间、地点,有的说知道了这件物品的单价、数量和一共花了多少钱。当我问到购物小票有什么用时,孩子们的回答令我刮目相看——出现质量问题退货的依据,报销凭证,有的同学提到了“3、15”举报投诉电话。教学内容、形式,似乎有所偏离主题,但我心里很坦然,当今社会的孩子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后来,我又给学生出示几张“残损”的发票,要学生猜一猜“残损”部分的单价或数量是多少。猜谜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不知不觉找到了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经过解答几道基本习题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桶洗衣液28元,妈妈带了232元钱,想买8桶够吗?方法一:28乘以8等于224,小于232;方法二:232除以8等于29,大于28;方法三:232除以28等于8余8.把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带进数学课当中,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原本来自生产、生活,并将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我们在学有价值的数学。多角度的思考,一题多解,尊重了孩子的个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4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在白纸上设计一个花坛,然后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对这道题的积极性十分高,他们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几人一组讨论,一边设计一边计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我把教学过程看作问题解决过程,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找出它的原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虽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乐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造性。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来源,从而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生活所用,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又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