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宝甸乡中学 郝春柳
培养学生创造性力的基本策略是建构灵活的教学态度、民主的教学环境、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教学评价、恰当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教学过程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确定因素很多,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性”。尊重这一事实,就应尊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原则,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服务者的地位,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的“严谨”、“有序”、“完整”。
因此,视教学为一个开放性系统,打破既定的老框框,摒弃陈腐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束缚,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一种平等、宽容、引导、对话、协商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容忍“歧义”,接纳“质疑”,捕捉“异类信息”,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给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不管做什么事情,离开了时间是不可能做成的。所以要想出成绩,就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这样学生才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来探讨,来交流。这样才会培养出有真才识学的新型人才。如果教师为了自己的功利,把自己设计好的模子硬往学生身上套,从不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这样就只会培养出一批傀儡。学生对任何问题的看法只会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上,不可能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问怎么经得住考验?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时间,以此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处理事物的能力。
三、恰当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引导联想,拓宽思维。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系到另一种事物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是创造的翅膀。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感官时空的限制,扩大感知领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丰富学生的认知,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开放训练,发散思维。
任何发现、发明和科学理论的创立,都是建立在发散思维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没有“发散”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进行开放题型的训练。通过开放训练,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