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哈拉毛都小学:赵志红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对于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学习除法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数学学习,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基石。
一、教学中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尝试。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通过操作发现了平均分的特点,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操作中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2、做好课前预习。进行课前布置,让学生准备“小星星、玉米粒、小棒”等学具。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例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具代替食品按要求分一分。学生动手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分的结果:有的人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同学是先两个两个地分;剩下的再一个一个地分;还有的三个三个地分……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评价他人,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完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4.能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小红请了5个客人吃饭。每人用2根筷子,5个客人再加上自己,12根筷子够用吗?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生命的数学。
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是,有的学生将除号读成“除”“除与”。
2.学生看图列式时,学生不会读题,弄不清题目要求。
3、学生通过摆一摆知道分成了2份,但在填写除法算式时却写成了12÷(2)=(6)。这说明学生对“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这样的平均分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这样的平均分,在用除法算式表示时思维比较模糊。学生对于除法的含义的理解还不够。
4、在教学中,教师说得比较多,学生说不清楚时,没有耐心,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待提高。
三、再教设计
1、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时,引导学生理清列式的思路,明白每一个算式的由来,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什么,怎么求。
2.教师在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时,要正确地读出除号。
3.个别学生出现了把分成几份和每份几个混淆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指导、更正。
4.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填一填,读一读”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的意义。
5.根据学生的乐于探究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