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第五中学 郭红玲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重新强调语文教学应回归体验、回归心灵。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字都应注重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获得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诗词赏析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讲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一:朗诵
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方式,能较好的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诵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诵读能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介绍完作者背景之后,教师示范朗读或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诵读,教师指出朗读的缺点,师生共同品味诗歌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鉴赏
诗歌的讲解鉴赏是关键,在这首词的讲解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延伸联想以前学过的离别诗歌,做共同的分析感悟。
当然,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会留下遗憾,这节课,我也有兼顾不到的问题。
一:诗词的教学,向来要求以读带悟,这就要求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而需要投入真情,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将文本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应以自己的范读来感染学生,可由于我本身的朗读素质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朗读难免不充分,有时不能鉴赏到诗歌的完美境界。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善。
二: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有学生的活动,可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老师的引导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给予学生更多更充分的时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并在鉴赏中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使他们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实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那些自以为最有意义的诗句作为思考品赏的对象,主动的体验、感悟、思考,获得启迪;在鉴赏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不受任何约束大胆想像,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阐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研讨中发生思维碰撞。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他们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去思考,享受浓浓的审美乐趣。学生一节课学习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因此,在教学前要规划好本节课的预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上就是我对于《雨霖铃》这首词的教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弥补教学的遗憾,让学生多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