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小城子学校邵广龙
初中历史课程历史跨度长、内容多、范围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成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研究摸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复观察、分析及对其心理特征、爱好兴趣等方面的研究,我认为初中历史应该“激趣”:先行。
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看,年龄较小,形象记忆力强,但有意注意能力较差,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弱。比较适于直观地观察事物,而在观察具有间接性的历史现象时往往会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学要有“趣味性”。这趣味性不单体现在有趣的小故事上,最重要的是教师在上课时要富于“激情”。
怎样真正做到“激趣”先行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构建“激趣”的教学过程
要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就要有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有知识要点的骨架,又有趣味例子作血肉,就是一部活的历史,一节生动的历史课。
1.挖掘趣味性材料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教师应尽可能选择有趣味的或贴近生活的角度去讲解,举出一两个例子,让学生感到有趣和亲切,让他们主动去学,从而轻松地掌握知识。
2.处理好内容间的衔接
内容间的衔接不仅指课内各知识要点的衔接,还包括这节课与前后课时内容的联系。处理好这些交接点,既可使学生清楚历史的前后联系,又可刺激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追寻更多问题的答案。
3.巧设问题,引起争疑
“激趣”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听课“快乐”,还在于能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的意愿,才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且巧妙地提出,使学生愿意带着问题去积极思考,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中。
二、注意讲授的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人的精神状态、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和学习效果,因而教师要以精神饱满、声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的形象出现在讲台上。同时,作为历史老师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投入,感情表现适当
历史犹如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事都先后在这里上演过,或豪气万丈或哀伤落泪或悲愤或激昂,教师在讲述时如能配以相应的感情,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感染与共鸣。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屈辱辛酸又悲壮激昂的历史,老师饱含激情的叙述,有如将学生带回过去那个年代。如临其境的体验,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爱国主义教育。
2.语言要通俗、口语化
单是自学课本,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如果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地讲或讲得太深奥抽象,也会使学生觉得无味和茫然。教师如果能以通俗的例子、口语化的语言,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地讲述,将使学生觉得亲切而乐于接受,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有时会显得单调呆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为此,历史教师应尝试改变常态,就历史学科内容广博丰富多彩等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此同时,尽可能增加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内心愿意主动积极进行学习。
激趣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怎样。使用,历史课都不能单纯为激趣而去“激趣”。要“趣”得有内容、有价值,能让学生上课能始终保持较积极兴奋的精神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最佳效果,这才是使用“激趣”方法的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