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尝试
前郭县第一中学支部书记 张影
我们前郭一中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之一,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师生2900余人。多年来,学校以“和谐、超越”为校训,以“一切为学生未来的生存、竞争、发展奠基”为理念,以树立“安全形象、质量形象、秩序形象”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特色英语教学、建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能力’学生发展模式”为重点,以“学习型组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敬业爱生精神建设”为保证,以“教育科研工作有突破、特色名师队伍建设有突破、体艺教学与活动有突破”为拓展,积极开展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了又快又好的良性轨道。
“九五”期间开始,我们以课题研究做引领,探索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模式,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下面我将我校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情况,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常规化阶段三个部分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探索阶段 —— 课题探路 确定方向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前郭镇镇郊中心校,多为城乡结合部的家庭子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家长中半城半乡的无业人员、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员、忙于买卖无暇顾及子女人员、离异家庭比例不断增大,这些家庭经济状况不稳定、家庭文化背景比较复杂。一部分家长农民的质朴没了,城市居民的文明也没有学来,投机心理倒是很重,学校和家庭相处的不够和谐、老师和家长沟通不顺畅,师生顶牛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表现为情绪不稳、浮躁、自卑、虚荣、盲目模仿港台影视片中的古惑仔做派。解决这些问题只靠批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教学工作的效率也受到了影响。这引起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关注,经研究,决定开展心理健教育解决。但当时难于找到可借鉴的经验,因此,选市级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确立了两个实验班,通过跟踪调查和实验测试,摸清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认识到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会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找准了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条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实验班的学生首先尝到了甜头,升学率、优秀率高于同类班级。课题成果论文《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条件和训练》,在99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会上交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至此,学校提出了以“心育”促“德育”和“智育”的工作思路。
二、发展阶段——更新观念 启动维护心理健康系统
“十五”期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领班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工程。为此,选择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子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实验班的规模由原来全校两个,扩大到每个学年两个。
课题组针对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问题、如何使家长座谈会有效促进家校良性心理循环的问题、班主任工作如何维护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等热点问题做了专题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韩雪梅的论文《单亲家庭孩子自卑心理的成因及教育方法》、张颖论文《谈家长座谈会的重要性与方式改革》、李艳娟的论文《爱心、接纳、触动、引导》、田岩的论文《用爱营造我的“家”》分别在全国课题学术年会上和吉林省实验区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优秀成果奖。这些成果通过班主任工作成功案例交流等方式在全校推广。
同时,明确了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七年级重点是新集体的适应、尽快完成由小学生活向中学生活的过度 ,学会自主学习,有自主管理意识;八年级重点是提高抗挫折能力,学会交往。九年级重点是战胜考试焦虑,和就业指导。如今天上午的三节课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3年开始,学校成立了由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级领导、德育系列中层领导、班主任、思品课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从教学、管理、德育、环境等各个环节入手,逐渐完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全力为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搭建平台。
(一)全员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和人才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不足,那就是片面强调学校的知识传授功能,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放松或缺乏。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时,我校大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不够充分,甚至没有意识,因此我们认为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全体教师的观念是前提。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重点,改变全体教师的学生观、人才观,要求全体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不完善的人,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教师促进他们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的引领者,学生的一切良好品质都会在学习和教育等活动中逐渐形成;要求全体教师放弃只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评价学生的老观念,以多元智能观来评价学生。学生人人都能成才,课本知识学习不够优秀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不一定就差,要求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接纳每个学生的不足,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为全体任课教师先后选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试》作为教师教育的教材。请来博瑞智星期日家长学校的专家为大家做《人性的密码》、《性格分析学》等讲座。让大家掌握与不同性格的学生和家长和谐交往的一些技巧。
(二)开展“三个一”活动,维护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我们认为“心育”要从维护自尊和培养自信开始,有自尊和自信的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劲头。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很大程度上是从老师对他的态度中获得,因此我们在教师日常言行中提炼出“三个一”,要求老师每天做到,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即每天对学生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对学生一次微笑,每天和学生谈一次话。通过这项活动,使全体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平时缺乏自信,学习成绩中下等生来说,感到自己行,激发了向上的动力。
同时,我们还开展师生结对活动,把“学困生”和“边缘生”筛选出来,科任老师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平时多关注,多接近,多鼓励,使其摆脱自卑感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树立信心,鼓起勇气,不断超越自我。
(三)关注家庭心理环境,优化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家庭是学生最亲近最直接的心理支持系统,良好家庭心理氛围会使学校的教育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优化家庭的心理环境。
第一、全员培训新生家长,帮助孩子迅速完成由小学生活向初中生活的过渡。
从2006年起,我校开始对新生家长进行全员培训,学校有专人准备一年级家长需要的专题讲座——《如何帮助孩子迅速完成由小学生活向初中的过渡》,在新学年开始的第二个月,针对如何帮助孩子迅速完成由小学到初中学习方式的过渡、青春期心理特点、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如何排除考试焦虑、如何指导孩子交友、如何指导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如何激励孩子的成长动力等问题进行培训。讲座通过详实生动的身边实例,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交流,减少了因家长期望值过高及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当教育而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逐步形成了家庭、学校共同营造良好心理氛围的局面。
第二、指导毕业生家长帮助孩子战胜中考焦虑,保证中考正常发挥。
从2006年开始,我校每年的5月末或6月初,对于考试容易出现焦虑的学生家长和毕业班的班主任进行一次考前学生心理调适的培训讲座。对其如何创设适当的家庭心理氛围、帮助孩子正常中考进行具体的指导,对于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考前配餐、考前作息时间等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减少了因家长紧张好老师的不当指导而影响孩子正常发挥的问题。
第三、改变家长座谈会的主基调,变“告状”会为“报喜”会。
我们认为老式家长座谈会有诸多不良因素,如以挑毛病找不足为出发点,座谈会上除了少数学习成绩突出的家长有自信和自豪感外,人人自危,不少家长因为老师当众批评孩子或本人,有伤自尊,回家把气撒到孩子身上,不仅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还人为地拉开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此,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校首先在创新性教学实验班把家长座谈会改为“报喜会”,其形式是:会议由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共同参加,一般程序有六个环节,一是让部分学科老师上一段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发展现状;二是学生当众宣读班主任的“贴心评语”(以激励性的语言,肯定成绩,提出希望)并做简单的自评和同学评价;三是孩子向家长说段心里话;四是学生在家长面前“露一手”特长;五是家长交流育子经验;六是教师指导一些家教知识,及讲解办学目标等。初次参加“报喜会”的家长们,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突然发现孩子长大了,无限欣喜,感慨万端,多数家长当场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感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并不是自己心中一身毛病的孩子,回家后都能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孩子进行鼓励和支持。家长们一致表示这样的家长座谈会他们愿意参加。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总结完善,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报喜和提出希望”为主基调,以“展示和沟通”为方式,以“结合实际分层召开”为形式的家长座谈会模式。尊重、理解、真诚、共情、希望、共谋发展,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互动,真正实现了有效的沟通,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实现了目标一致的情感交融。
(四)构建“一主三自”学生发展模式,唤醒主体意识
我校提出的“一主三自”学生发展模式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助人自助。我们认为自助的基础是唤醒主体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集体的主人,我应该对自己负责任,我应该对亲人负责任,我应该对集体负责任”。为此,我们在“十五”期间提出了构建“一主三自”学生发展模式的构想,并作为创建特色校项目之一,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是强化学习过程管理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从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的四大环节入手抓自主学习,强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强调“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写作业”。我们认为学生学习是否主动关键是看能否自主预习和自主复习,因为这两个环节小学毕业后,基本不在老师的控制下,而这两个环节又是提高记忆力,及时巩固和知识系统化,保障课堂听课有重点和注意力集中的关键所在。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把不可控的控制起来,学校为学生下发统一的预习本、阅读笔记。一年级刚开学的一段时间,班主任每天检查预习笔记,养成习惯后再不定时抽查;对新生家长培训的重点,有很大一部分是如何在课余时间督促孩子复习和预习、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做学习计划。我们每年搞全校性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活动的先进集体评选活动,激励自主读书活动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课堂教学上我校确定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是“三主一追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轴、以训练为主线,追求学习目标达成的最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自己讲明白的老师不讲,学生能自行查资料解决的,老师不再去找。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启发、点播。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明显突出出来,后劲十足,受到高中老师的嘉许。
二是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校提出了逐步实现由学校、教师“他管”为主的“客体”性德育向以学生“自育”为主的“主体”性德育过度的工作目标,引导学生走“自育”之路。
几年来,通过组织培训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班主任把单项的以班主任为中心“管”的班级工作模式,改变为双向的师生“共建”的班级工作模式;把单一的以认知教育为主“灌”的班级工作方法,改为多元的活动“体验”为主的班级工作方法;把集体的以强制命令为标准“堵”的班级工作方式,改为个性的态度“引导”的班级工作方式。班级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自评班会,发扬民主,制定班级的发展目标、班规、班训,对照班级的目标,专题自我评析和自定目标,同学们各个心中有事,眼中有活,自主管理能力,初一达到了自知,初二自为,初三达到自治。
三是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建设,推动学生自主发展。
我校提出了班级舆论建设“三比三不比”原则,即:“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阔气比志气”。要求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肯定经过自身努力可变量、可操作量,强调自己的未来自己创造,就能得到老师的赞许。通过班级舆论的引导,同学们更加充满信心地的自我挖掘潜能。推动了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班级中不但同学之间比学赶帮超,每个人更加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
四是组织开展激励学生成长动力专题教育活动。
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动力,学校德育办专门准备了“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恩情”等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讲座以多媒体辅助情景再现等形式,形成情景交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的感人情境。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需要菜单式选课,菜单式择课,每次授课学生都被感动得热泪滂沱,为自己的不努力悔很不已,决心努力拼搏,报答父母。每次听完讲座学生都能劲头十足很长时间。去年我校又引来我国著名青年演讲家、归国教授邹越先生《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大型激情演讲活动实况录像。逐班地请全体家长和学生一同观看。学生、家长、老师都受了巨大的震撼。大家热血沸腾,师长、学生共同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激情飞跃,一往无前。
三、成熟阶段——“点”“面”结合逐渐铺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向前推进。2006年开始,学校与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先进的长春市第十七中学建立联系,派人参观、学习、取经,根据他们的经验,培训配备兼职心理咨询教师、装备心灵氧吧、设置心语信箱。平时课题组负责人在报刊、杂志、互联网上搜寻合适的活动资料提供给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让他们根据班级学生的需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十一五”期间,学校从心理学的视角选择省级课题“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利弊及正确引导”,进一步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做个体心理疏导,能够熟练地做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设计和组织心理活动课。他们首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里手,为学校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了示范性人才。他们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也得到了上级业务和行政部门的认可。如:扬帆老师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遵循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扬帆老师所讲的家长学校辅导课《如何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市里获一等奖;周庆玉老师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相约母亲节》在市里获得了三等奖。课题组的负责人在2008年寒假期间,就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全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上作了《关注心理健康,塑造健康心灵》方面的专题讲座,受到了一致好评。在“面”上我们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2007年,学校请来专家就课堂教学如何完成“情感目标”和心理健康内容渗透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当场作示范课。
学校专门为班主任老师购买了《非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和《心理咨询实用咨询技巧与心里个案分析》两本书。主管领导用生动的案例为教材进行专题培训,使班主任熟知应该重点关注的重点心理问题,掌握了倾听的艺术、沟通的技巧。
我们还充分发挥初一思品课侧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把几位比较年轻、与学生容易沟通的青年教师安排到这个岗位上。要求他们兼任自己任课班级的兼职心理咨询员,随时把与学生交流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积累起来,查找有关资料尝试解决,为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二)开发特色项目,带动兴趣发展。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项目是心理剧编写和评选活动。2002年底我校开始改革家长座谈会,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会议,会上学生不但要展示进步,还要和家长当面说说心里话,不少孩子对于家长的的一些做法不理解,甚至反感,于是我们决定用孩子扮演家长的方式来达到相互理解和良性沟通。因此,组织了以《快乐家庭》为主题的小品大赛。这种喜闻乐见的节目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非常踊跃地参加编写和排练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同学们集体创作剧本,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亲子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讨论、编写、修改、表演,大家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的幼稚和不足。例如2005年我校在全县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获得创新奖的小品《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是从学生自编自演的心理健康小品中精选出来的,它的故事梗概是一个在城里读书的农村孩子,不知道守寡的母亲为了给他买一台所谓学习用的电脑忍着不看病、走几十里山路给他送钱来,找到学校的时候他却在逃学,去了网吧。通过妹妹的叙述,他才知道了母亲的艰辛,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幡然醒悟。这个小品不管是在排练还是在演出的时候,每完整地表演一遍在场的人都会哭一次,每看一次,大家的心灵就净化一次。
2007年,我们在全县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表演的《雇爹风波》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学生撒谎问题,也有个别老师遇到了与家长想法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学生们编写的心理剧,他们找到了原因,是父母简单粗暴的“大棒”政策导致的不敢与父母说真话造成的。剧中的主人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了如果父母能够完全接纳孩子,孩子是会与父母真诚沟通的。在家长座谈会上播放后,不少家长很有感触地说:以前只顾自己要面子,恨不得把孩子的毛病一棍子打出去,其实,孩子哪有十全十美的?真该理解、接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凡事应该多引导。
09年我校在全县中小学文艺汇演上演出的心理剧《美丽的生日》,讲的是一位家庭条件很差的学生贪图虚荣,硬闹着父母买名牌衣服做生日礼物,为显摆阔气,在饭店请客,偶遇隔壁为她卖衣服的父母,听了他们的对白,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变得面对现实的心路历程。通过同学们的心理对白,让大家懂得了同学友谊真正有价值的、值得珍惜的是热心、善良、勤奋,而不是家庭财富。同学们观看后,深受教育,大家在写观后感时,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说:这个剧简直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并表示从此不在为自己的家境不好而自卑了。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把主要心思放在哪里了。这样的活动,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搞下去,并且在内容、范围上要扩展到心理问题的方方面面。
通过小品表演,不但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而且大家深深地感悟到,其实心理问题不是多么神秘高深,一些问题和困惑同学们互助也能解决。
(三)开发校本教材,带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走向常规化
为了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常规化,从2007年开始,由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负责,组织心理咨询的兼职教师,部分思品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为你解开心灵的困惑》一书,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于2008年暑假编写完毕,老师们开始做参考使用。本教材在编写前对全体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把同学中普遍需要解决的心理困惑问题集中上来,进行梳理后,针对大家的学习、生活、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性问题,确定了全书的内容分为:学习篇、自我认识篇、交往篇、情绪调节篇、青春期烦恼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由小测试、对症下药、共同感悟、健心贴士四个版块构成。小测试版块:主要通过小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现状,激发学生重视心理问题,引起学生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兴趣;对症下药版块: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回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求助意识,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共同感悟版块:是心理活动课精选,既可以用于学生自读,也可以用作心理活动课教材,所选内容既是“对症下药”的补充,也是学生需要共同掌握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巧;健心贴士版块:是部分“对症下药”和“共同感悟”版块,结尾处,补充一些常识性的心理知识,或名人名言等,对该部分的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材料填补了现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材内容还不够丰富的空白。可做教师集中辅导、活动课素材、心理班会多层次使用等需要。从2008年新学期开始,学校设专职心理健康课教师一名,在七年级和八年级隔周上一次心理健康活动课。活动课的内容,根据活动的需要,可菜单式的选择,随时进行调整。为了补充活动课的不足,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召开一节心理班会作为自助活动。
09年6月,为了推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走向规范化,学校组织开展了全校心理班会大赛活动。要求:必须具有针对性、参与性、生成性、实效性,七年级和八年级22个教学班的班主任,针对本班目前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比较强,影响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困惑,参考校本教材提供的材料,依照校本教材提供的活动课样本模式,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七年级以学习动力、学习方法、自信、交友等为重要内容;八年级以师生沟通、积极心态、抗击挫折等为重要内容。这次活动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建了心理沟通的平台,也给每一个班集体一次展示班级心理氛围的机会。这次活动,既充分展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才能和潜力,也为全体教师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素材和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其中,有一批更好的活动课设计方案将被填充到我们的校本教材中去,必将带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向一个新的起点。
去年9月,随着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在校园网的学生论坛网页上开通了“相约心理访谈室”专栏,设由一名心理老师和一名数码校园老师做管理员,及时发帖子,给同学们讨论内容,引导大家的讨论方向。在四个数码校园班开设了网上“心语信箱”,由学校的兼职心理咨询老师专门负责一对一解答大家提出的心理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网上的心理的交流平台比现实中的更丰富和畅通。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效果和今后的打算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了,师生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明显的增强了。明显的变化有如下几点:
一是干群关系更加协调了。经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领导能够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群众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干群关系越来越和谐。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巨大潜能。
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绝大多数老师能够用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学生了,接纳学生的一切,用欣赏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有了安全感,自信、乐观、热情,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最突出的表现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举止大方,也敢和老师辩论,说错了也不怕。
大多数老师在处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的时候,不在只看表面现象简单地判断对与错了,而是耐心了解,倾听心声,开始透过现象,了解其背景的心理原因,同样的问题根据不同人、不同因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大大减少了因思想工作简单粗暴,而使学生产生的逆反情绪,学生与老师闹对立的情况越来越少,“皮子”生基本在校园里消失。
三是同学之间的摩擦升级现象明显减少。由于对于学生发展性的问题采取预防性的指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处理同学之间关系的方法和原则,掌握了基本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同学之间的矛盾升级现象明显减少了。
四是家校之间形成了良性的沟通。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能够以尊重理解接纳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使家校之间之间形成了良性心理互动的局面,冲突明显减少,家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基本形成了合力。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和不足,我们还要针对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此项工作。
一是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彻底消除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应付了事的思想。
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操作水平。改变老师们心理辅导技巧运用不够娴熟、动不动就回到简单说教的老路上来的现状。进一步提高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渗透能力。
三是培训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
争取在量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本校的、能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机构,应该成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影响机构,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辅导机构,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机构。十年磨一剑,我校以课题经研究为引领,以实践为载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积极向各兄弟学校学习,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不懈进行探索实践,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越来越成熟,为学生走向成功的人生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