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 “孩子在学习时总是心不在焉”、“为什么孩子总不听我们的话?”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15日,在常州公开课首场讲座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专家孙云晓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向1200余名家长抛出一个观点——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但好习惯不是唠叨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习惯是用加减法训练出来的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的坏毛病自己都说了若干遍了,可他总也改不掉。“就算你说一万遍,他也不会改的!”孙云晓说,一句话重复3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
孙云晓强调,父母在要求孩子养成某种习惯时,一定要具体化而不能泛泛而谈,比如规定早上几点钟起床,怎么整理要用的书籍……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但是,好习惯不是唠叨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孙云晓说,孩子都有健忘症,在某一个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得对他进行及时评估、鼓励。
他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如何及时评估和强化:一个小男孩做作业时很不专心,1小时内能站起来7次。妈妈为了改掉他这个坏习惯,和他商定:如果他1小时只起来3次,就让他看动画片,否则免谈。结果,一周过去,小男孩5天内有3天超过了3次,受到了惩罚。又一周过去,他只有1天超过了3次,1个月后,他养成了专心做作业的好习惯。
孙云晓分析,这个妈妈之所以成功,就是成功地运用了习惯养成的加减法:即培养一个好习惯要用加法,去掉一个坏习惯要用减法,千万不能一蹴而就、粗暴行事。
如果孩子没有朋友,将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
不少家长教育时存有误区: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不顾其他,结果孩子压力很大。对此,孙云晓指出,对孩子的教育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关于健康人格,孙云晓讲了一下自己在教育部开会的经历,“国内一所顶尖大学的领导发言,说考进这所大学的学生中,有35人曾有自杀的念头,700人有心理问题。”
接下来的一则故事更是让人叹息:一个男生品学兼优,被保送名牌大学,在校期间却因故意杀人罪获刑11年。原来,这名学生性格孤僻,大三时好不容易有了个朋友,但对方却嫌他烦,他深受打击用“铊”投毒杀人的方法报复,自己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所以,孙云晓认为,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分数的问题,还与爱心、责任心、自制力、尊重他人有关。他 “告诫”家长,如果孩子没有朋友,将比他考试不及格更要严重。
明智的父母会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亲子关系”是孙云晓多次强调的问题,而中学生的家庭教育在其中最棘手,“谁家有个中学生,就等于谁家有一颗定时炸弹。”
孙云晓认为,理解和尊重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前提与基础,沟通的原则是相信孩子,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的。
还是一个故事,曾有一位母亲向孙云晓抱怨女儿没一个优点,她说已经打电话给女儿,让她10分钟后出现和孙面谈一下。10分钟后,孩子赶过来了。孙云晓随即说,这孩子身上至少有两个优点,母亲愕然。孙一语点破,“听话,守时!”他进一步解释,面对母亲这个要求,孩子做到了,难道这不是优点吗?
孙云晓说,明智的父母会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会首先将孩子最对的事情挑出来,如果一位家长满眼里全是孩子的缺点,那么,他的教育是失败的,与孩子的关系也是糟糕的。只有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才会有好的关系。
孙云晓还表示,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两代人应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