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红讲学
让智慧地勤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摘要】
中小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对教师的根本尊重,勤奋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基本的要求。智慧地勤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在勤于读书学习中打造广深的文化基底;在勤于专业研究中开拓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勤于反思写作中探寻科学的发展规律。这样的勤奋,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扎实而卓有成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关键词】
智慧勤奋 教师成长 读书学习 试题研究 专业写作
【作者简介】
姚红红,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三晋名师,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太原市骨干教师,太原市优秀班主任,太原市课程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曾在国家、省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撰写教学教育论著20余部。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取得不菲的成绩,必须勤奋。是不是勤奋就一定会有成绩?我说:勤奋了,不一定成功;但懒惰,永远不会成功。智慧的勤奋让教师成长迅速,发展前景广阔。
很多老师很忙碌,忙于备课,忙于上课,忙于批改作业,忙于给学生做心理辅导。(这里,我没有提到,他们忙于读书。)他们忙得晕头转向,自谓鞠躬尽瘁,甚为欣慰。如果教师的忙碌只是简单的重复,这种重复低效的忙碌,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偷懒的一种形式,懒得思考和分辨自己的行动。这种忙碌不是我所说的勤奋。
我所说的勤奋要有智慧,要有一定的方法。智慧的勤奋是让教师在读书学习中打造广深的文化基底;在专业研究中开拓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反思写作中探寻科学的发展规律。这样的勤奋,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扎实而卓有成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不懈奋斗的永动力。
勤于读书学习,做文化朝圣者
教师要勤于读书学习,做文化朝圣者。做教师,怎么可以不阅读?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终身,就必须要提高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对教师的综合工作能力的全面概括。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有思想的生命体,只有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博大的知识储量来教引学生,或许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才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而做到这些,需要教师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做一个有健康心理的、有深广知识的文化朝圣者。
我所说的读书内容,包含的范围很广。朱永新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教师既要关注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阅读与其有关的文章、书籍;也要关注其它文化层面的知识。教师读书要博,要杂:既要读时尚书籍,让自己充满活力;也要读经典书籍,让自己氤氲着文人气息。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必须有书的滋养,才能精神之树常青,专业之树常茂,也才能积淀下教育智慧。试想,一名教师课堂风趣,知识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他的魅力从哪里来?是长相吗?是穿着吗?不是!学生对教师的佩服,不是你长得多帅,不是你穿得多华贵,而是你的学术,你的机智教学,人文素养让他们倾倒。这些教学智慧就源自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而教师平时的阅读积累就是教学智慧的源泉。
读书需要智慧,不是随意抓来一本书就读,泛泛浏览,最终耗费了时间、精力,又成效不大。读书需要一定的方法。我们可以筹划读书计划,想在哪一方面获得知识,需要读什么书,谁写的书。我们在读书时,还要善于写笔记。人的记忆力有限,很多文字,特别是精髓性的语句,阅读当下感触很深,但时日已久,可能就烟消云散了。现在的空间、博客、微博是如此便捷,并且能够互动。教师可以随时记录下有感触的句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在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个人修养自然会练就得风生水起、炉火纯青。
所以,教师在读书学习中进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勤于专业钻研,做学术研究者
教师要勤于专业钻研,做学术研究者。教师在专业上要善于用两条腿走路,这两条腿就是教学和科研。
作为一名教师,对所学专业要勤于钻研,善于钻研,做学术研究者。这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对专业进行深入思考、探究、总结。教师和学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常思考怎样能把专业知识让学生有趣味地、高效地接受;怎样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不是睡倒一片;怎样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持续学习,后续研究。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所以,教师要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情学法,研究考题考法。
就导入来说,教师要研究。其实,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学生早都明了于心,不需要教师假惺惺地进行表演性导入。但智慧的导入,是找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兴趣,指引学生要走向的目的地。比如,数理化这些理科知识,教师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让解决问题的困点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切入点?政史地这些文科知识,教师能不能联系时代事件导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知识与现实是有联系的?对于教学过程,教师会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对知识的传授?有没有一些题外话?其实恰恰是很多时候的题外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某个老师、某节课记忆犹新的或许不是学科的知识内容,而是教师曾经说过的某些富有人生哲理的话。这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启迪着学生,温暖着学生,让他们在求学的路上执着前行。我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至少能有一次由讲课内容涉及到社会领域:或幽默,或社会现实,引发学生或开心一笑,或对社会、自身的思考。
如何才能把讲授内容以一种恰当的、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去琢磨,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深入钻研。对此我认为,教师可以去做一些课题专题研究。
当然教师在专业钻研的时候,绝不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因为对很多专题研究,可能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坚实。
勤于反思写作,做笔力耕耘者
教师要善于反思写作,做笔力耕耘者。教师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专业功底会扎实;在钻研专业的过程中,教学会更有艺术性、感染力。但这样还不够。现实中,这样的教师很多,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这与他们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付诸笔端有很大关系。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是许多成功教师的秘诀:在极为艰苦忙碌的教学之余,他们养成了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有了“学习自觉”。所以,教师要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把那些失败的、成功的教学瞬间、教育案例整理后,写下来。
当然写作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刚开始,只是只言片语,只是灵感瞬现;但若能笔耕不辍,就能连缀成文;再加上自己学到的教育理念,必然能写出拥有自己独特理念的文章。这对他人来说是宝贵经验的传递,对教师自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如果说以上主要说的是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反思的话。教师还必须研究试题,研究学生。因为,教师工作成绩的体现,很大一部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教师管理学生一团糟,学生成绩上不去,他们再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行。可以说,教学成绩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所以,教师得研究试题,研究出题规律。
在此,我想起教师考试成绩糟糕的事情。我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市区的教研员说,在职称考试中,很多语文教师的成绩很差,字迹潦草,至于名句默写,几乎全军覆没。或许专家们忧惧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沦落,而有所夸张,但如此成绩,也的确反映了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堪忧。有的教师是在根据答案讲解试题,不去思考试题,不曾在看答案之前,自己先做一做试题。根据答案反推试题,并且不加思考,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对教师的根本尊重。我建议教师对于高考题,要在高考结束后,把自己学科的高考题好好地做一做,看难度系数由多少;对于平时训练的题,要先自己组织答案,看提供的答案是否合理。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会做题,会重新组织答案,甚至会对文本重新组织新的问题。在反复的做题、出题、答题的过程中,自己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
在对试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如果把个人的成功经验、体会感受有条理地写下来,天长日久,也会是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升华自己的研究成果,取得同行公认,广而告之,那更可以福泽一方教育了。这样的研究,就不只是个人成长,而是带动教育界老师的成长了。这样的教师,功莫大焉。
最后,我想强调:教师教学业务功底深厚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丰富,还是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科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科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学科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学科教学规律。要做到这些,都源于教师智慧的勤奋。
人生百代,匆匆而逝;教育事业,任重道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良知有作为的教师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人生喧哗,宁静以致远。做智慧而勤奋的教师吧:在读书中进步,在钻研中前行,在写作中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