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长山镇中学 程春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我们语文教师对这“半壁江山”却打的异常艰难,由于我们一线教师走出去听课的机会有限,手里可参考借鉴的书籍又太少,因此很多时候,不知道怎样落实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选课依据:
1、课标的明确规定:
2011版语文课标要求 “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应明确,内容应具体充实,能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 又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初一学生,应该重点训练写记叙文,而且在训练的方式途径上,注重与“听、说、读”结合起来。在内容和思想方面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寻找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源,结合教材课文内容是作文有效教学之本,指导学生写“创意”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之立足点,鼓励学生写作个性作文是作文有效教学的活力之泉。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一学生的现状:
现在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每次写作,学生就望题生厌,叫苦连天。通过作文批改,发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平铺直叙,描写人物抓不住特点,尤其动作描写,是否用动作描写?为什么要用动作描写?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在作文中即使有动作描写也很随意,更不会用鲜活的动词来体现人物的个性,动作描写达不到它应达到的效果。
3、语文教材的示范:
关于训练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语文教材中在写作方面没有明确而鲜明的专项训练。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从阅读课中寻找范例,结合课文,这个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训练。这学期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也是我训练的重点。
从教材中寻找写作范例,是我的操作途径。这学期我计划用8-10课时来训练描写方法。期中前,通过《在梦的远方》、《清贫》、《老山界》三课的学习已经讲解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期中后计划结合《最后一课》《晏子使楚》两课系统讲解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当学习《最后一课》《白色鸟》时有必要渗透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一段连续性动词的运用,《清贫》中两个国民党士兵的动作刻画,《老山界》中夜宿雷公岩的动词选用,都是运用生动的动词或叙述事件,或突出人物特点,或突出人物活动的情境。学会描写动作,就是学会了用“行为说话”,就可以把记叙文的内容写具体了,使文章生动起来。所以我选择了本课的内容。
二、设计意图:
这节课我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准确的选用动词去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动起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应重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就是在完成活动性的学习中,学到知识,能够总结方法,形成能力和习惯。
根据这一要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活动一:倾听故事,明确课题;活动二:表演故事,了解作用;活动三:观看视频,学习方法;活动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授课过程中注重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在观察中留意生活,在活动中总结出方法,在参与中学会技巧, 抓住特征,准确恰当地运用动词,合理地使用限定语及修饰语为自己的语言润色。整个的设计过程主要体现由浅入深,由初步的感官认识内化到理论的理解、最终应用到写作实践。
三、整体构想:
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它取决于师生两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取决于教师在上课前对整节课要有整体构想,教学思路要清晰,清楚的知道这节课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思路清晰了,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
1、教学思路力求清晰。
教学思路,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所酝酿、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说,教学思路就是教学的蓝图,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教学的步骤、层次。教学思路清晰,才能合理安排师生活动,层次才能清楚,组块才能更合理,教学过程才能整合流畅。为了完成这节课的目标,我采用了四个环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到集体攻关,层层剥茧,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摸索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提高和进步的方法。
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我又确定了本节的三个目标,依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即实际存在的问题,目标设定力求做到集中。
2、教学目标力求集中。
本节课三个目标的确立既源于问题,又不局限于问题,我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融入到活动中,力求对症解决实际存在的学生不会准确的使用动词的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用准确的动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或者揭示人物的心理。确立目标时,力求注重集中解决这个主要问题及巧用语言修饰的方法,从而让人物动起来,从实效的角度出发,向实效的目标迈进。
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环节来完成,语文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制定教学环节,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明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在整个学段中显示出渐进性、阶段性的过程特点,所以本节课的四个环节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不繁琐,简单易操作。
3、教学环节力求简单。
第一环节,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以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能使教师在娓娓动听的讲述和书写中明确本节所学的知识,就是通过准确的运用动词让人物动起来。
为了进一步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我又采用让学生根据黑板上所给的动词去表演这个人物,并在演的过程琢磨这个人物的性格,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在此基础上我又进入第三个环节,观看视频,学习方法。我选用了一段微视频,微视频是一类新式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媒介,它以其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具象化的图片、启迪性的优点,扭转了以往的硬性灌输教学模式。
第四个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攻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4、教学材料力求巧用。
本节课上为了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动词的作用,学会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技巧,我三次播放微视频,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梯度的,训练的难度是逐渐增强的,这样由浅入深,由初步的感官认识内化到理论的理解、最终应用到写作实践,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这样做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于教学内容难度的加大除了选用一段小视频外,将表演融入课堂,课堂表演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在轻松愉快中学生知道了动词的选用,不仅能刻画人物的性格,还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动起来,这些知识是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的,这比我的硬性灌输要有效的多。结合学生实际我又设计了几道情景再现模拟生活场景的习题,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娱乐中检验本节所学。
5、训练内容力求熟悉。
因为语文学科本身极具人性化、感性化的色彩,尤其是作文更是要通过感性化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运用感性化的事例去解读生活,运用感性化的语言去感知生活。因此,我选用故事、视频、模拟生活情境来减少教师的过多替代,让学生自己从中去领悟。以求使学生的心理过程和思考过程乃至行为(写作)过程都源于他们的生活。训练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潜能,锻炼思维。
本节课的整个流程就是四个环节的活动,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如果说这一节课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点,那么这些个点就带动了作文教学这个面,作文教学应该是常态化教学,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我们的一线老师在教学中也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很想向在座的领导和老师们学习你们的经验和智慧,下面就把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听到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充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