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得胜镇第二中心小学 范程远
信息技术资源有其独特的特点,它通过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视觉上总是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听觉上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所以信息技术资源具备生动形象,音形兼备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经常被教师广泛应用,力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舒缓学生的负面情绪的作用。下面,我将通过信息技术资源在语文课上应用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无处不在。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这样的传统方式:音——依靠学生多读;形——依靠学生多写;义——成了让学生慢慢体会。结果出现要么会读不会写,要么会写不会用,总之,识字的教学就变成了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记忆效果不佳,应用能力差。然而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就可以辅助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记忆,扎实记忆。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完全可以实现识字教学中,音、形、义的统一,最后达到识记的目的。例如:在讲授象形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象形字的甲骨文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根据字形去猜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片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画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书写顺序,重点的笔顺播放的时候要慢一些,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便于识记。
再如高年级的作文,很多教师往往难于指导。学生们也缺乏有创作激情,难于动笔,不知从何写起。这时信息技术资源的辅助作用再一次被凸显出来。例如:讲解完《诉衷情》这一首词之后,让学生进行续写,由于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了陆游老态龙钟的样子,和年轻时陆游驰骋沙场的图片,就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创作提供素材。多媒体课件中有古代军人骑马的图片。因此有的学生就想到了陆游可以让儿子去当兵,报效国家,完成自己的心愿。因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资源为语文课提供了辅助作用。
二、从课文的分析到诗词的鉴赏,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资源不但可以展示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也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让学生将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与课文文字进行整合,先看图片,再读文,来感受小女孩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当时她所处的环境的反差,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图文的结合,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诗词鉴赏更是如此,还以《诉衷情》为例,文章开篇的配乐导入,让学生陶醉在音乐所渲染的悲愤与无奈之中。信息技术资源的声音,可以很容易的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情景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很多问题学生就可以迎刃而解,免去了老师的反复讲解,带给学生厌倦感。
三、从由视觉到听觉,让信息技术手段帮孩子褪去怯懦,勇敢表达。
其实,小学的语文课堂,学生们不太善于表达,特别是我所教的农村小学生,由于害怕嘲笑所以不愿意回答问题。信息技术资源就可以帮助学生褪去怯懦,记得当时在让学生跟随着音乐读《诉衷情》这个词牌名的时候,一个学生读过之后,已经读的很好,按照教学进度完全可以进行齐读的环节,因为有学生做出标准的示范了,但是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平时不太爱读课文的孩子刚刚也举手了,为了增强他的信心,我让他也读了一遍,我想一定是配乐让他找到了感觉,使他变得勇敢。让他从课堂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这一变化使我变得欣喜,在随后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他竟然主动举手要读整篇诗词。记得有一次让他复述课文,他抬头望着我说:“老师,我可以看着桌面说吗?”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忐忑的,这节课中为了鼓励他的勇敢,我将展示在课件中的诗词换成了图片,让他照着书读,我知道这样可以让他不那么紧张。虽然从视频中看上去像是失误,可我还是这样做了,是因为有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我给不同的学生,不一样的空间,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褪去怯懦,勇于表达。
总之,通过在实践中对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与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资源是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手段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知识素材,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从某种角度上舒缓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说只要因课制宜、因需所取、因势利导,信息技术资源必将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