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解读之二
语文教材是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论断。早在四十年代,他就多次讲过这样的意思:“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悉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页)在七十年代进一步指出:“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这一论断,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即语文课同其他一些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课文内容本身。我们可以说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例子,但不能说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例子,生物教材是生物教学的例子。如果有人把语文教材上的《蝙蝠与雷达》拿到生物课上去教,肯定被传为笑谈;而如果把《人体骨骼的构成》拿到语文课上去教,却也未尝不可。原因就是语文教材不过是供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凡是称得上是文章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都可以当作例子。教历史课、生物课,只要是学生掌握了教材的内容,就应该说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语文课,如果学生仅仅知道教材上讲了什么,却不能算是完成教学任务。
叶老这一教育思想正与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思想是一致的。
那么,语文课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下面不妨引用 叶圣陶先生的论述来加以说明:
叶老在《关于编教材》一文中指出:
语文课和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比如数学,不能没有加减乘除,比如历史,不能短少汉朝唐朝,而语文课则不然。中学六年,假定要教三百篇文章,是否非教课本上所选的三百篇不可呢?不一定。不教课本上这三百篇,而另选三百篇也可以,只要文章是好的,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和语文水平。
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
如果国文教学纯粹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不含有其他意义,那么,任何书籍与文篇,不问它是有益或者有损于青年的,都可以拿来作阅读的材料与写作的示例。他写得好,摄取它的长处,写得不好,发现它的短处,对于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增进都是有帮助的。
在《重视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
至于教材选多少篇,选哪些篇,这些文篇怎么编排,我看未必是关键问题,……选些文篇让学生读,无非是进行那些训练的凭借而已。不读这几十篇几百篇,也未尝不可。
在《谈语文教本》一文中指出:
通常以为语文教本选的是些好篇章,人人必读的,读了这个,就吸尽了本国艺文的精华。读起来又怀着一类神秘的想头,只要一味地读着,神智就会开朗起来,笔下就会畅达起来。这未免看得简单了些。……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从叶老的论述来可以看出,“例子”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凭借。即教会学生一篇篇文章并非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目的是通过一篇篇文章这个“例子”的学习,促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对此,丁培忠先生生前也多次强调:“(语文课)教一篇又一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其目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为了借助文章教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其他学科注重的是内容,而语文学科注重的是语言文字这种形式,也就是语言这种工具”,“千万不要以为发在你们手里的课本就是教材。”了解魏书生老师的人都知道,表面看来他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随意,他从来不局限于教材,看到报纸上有好的文章,便拿到课堂上当作教材与学生学习。其实他正是抓住了语文课程这一特点,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那么,语文教材既然是例子,教学中就不能局限于教好教材。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教材上那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于课堂之外读更多的书。正如叶老所强调的那样:“国文教本为了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4页)又说:“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而已。这里重要在方法;本月比上月更善于阅读,今年比去年更能了解,就是进步。”(《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16页)这些论述和新课标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等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必须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摒弃应试教育时代那种“课堂惟一”、“课本惟一”的错误做法,让我们的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