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包春莹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卢晓华
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动物类群,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从水中、陆地、空中等生活环境的角度来介绍生活在其中的动物类群,而是按照进化的大致顺序分门别类地依次介绍各个动物类群。由于这部分内容教材编写相对变化较大,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问题。笔者从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逐一说明。
1.海蜇是一种水母,为什么大家一般会把它单列出来讲?如何浅显易懂地让学生明白它与水母的区别和联系?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是广义的水母的一种。但海蜇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水母,其营养价值较丰富,因此经济价值比较高。我国食用海蜇的历史悠久,渔民捕捞之后,用明矾和盐腌制,除去水分,伞盖就成了老百姓口中的“海蜇皮”,其他部分就成了“海蜇头”。海蜇之所以脆嫩可口,主要是由于其中胶层的缘故。而除海蜇以外,大多数的钵水母对渔业生产有害,这也是单独将海蜇列出来的原因吧。
与海蜇形态大小相近的海月水母,与海蜇一样,都具有蘑菇状的伞部,但海月水母有四条口腕,腕中央为口,而海蜇有八条口腕且愈合,在口腕上长有许多触手,被称为附属器;发出的分枝上有许多吸口。
2.内胚层和外胚层,相对较难,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腔肠动物是两胚层的动物,教材里给出了内胚层和外胚层的名词,但只要求学生知道名称即可,不用再延伸。当然,如果学生学有余力而且感兴趣,教师可适当拓展介绍。例如,教材里没有给出中胚层这个名词,但在讲运动方式时,如果涉及肌肉组织,则可在这里给出中胚层这个词。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阶段,也是只出现了内胚层和外胚层,没有提到中胚层。
3.教材里讲到线形动物为圆柱形,环节动物为圆筒形,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外形看起来很像,都呈圆柱形。但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而环节动物的身体是分节的,这是它们在外形上很重要的区别。教材在描述前者时,用“圆柱形”,在描述后者时,用“圆筒形”一词。线形动物没有体腔,是“实心”的,用圆柱形更为形象;环节动物有体腔,是“空心”的,用圆筒形更贴切。不过,在教学时,无需借题发挥,在这里做过度的解读。
4.节肢动物作为最大的动物类群,感觉教材中介绍的动物种类较少,上课时是否应该多补充一些其他动物?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多介绍一些动物种类对于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是有好处的。但要注意,补充介绍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生建构重要概念有帮助的、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而且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学生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学习生活,要给予关注,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科内容的前后衔接,比如可以拓展介绍鼠妇和水蚤。在七年级上册,学生要接触鼠妇,但那时候学生并不知道鼠妇属于节肢动物;在讲水螅的时候,可能会让学生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过程,而且等学到八年级下册时,还要用水蚤来做实验。
5.在介绍软体动物时,讲到乌贼和海螵蛸,这是特例,对于学生认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利。如何解释?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外被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大多具有贝壳。也就是说,贝壳虽然是软体动物的重要特征,但不是所有软体动物都具备的,外套膜才是软体动物共有的和特有的结构。有很多种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为内壳,有的则没有贝壳。而贝壳的有无、形状等特征是软体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乌贼属于头足纲,多数为内壳或无贝壳;同时,乌贼的肉鲜美,富有营养,渔业捕捞量很大,很多同学对此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因此,介绍乌贼对于学生认识软体动物的多样性是有意义的。
6.教材每节课的容量与教参上的课时安排有矛盾,一课时上不完一节课,用两课时教学内容又显过少,如何解决?
在无脊椎动物部分,基本上是一节课安排两个动物类群。用多少课时,在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课时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用1课时还是2课时教学。例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节,教师用书建议课时为1课时,主要是考虑这一节的内容与其他几节相比相对较少,教学中抓住主要代表动物,抓住类群的主要特征就可以。“观察蚯蚓”的活动主要也是给学生进行科学观察的体验,并通过对蚯蚓的科学观察获得对环节动物外部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的直观认识即可。当然,如果教学时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需要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或扩展知识内容,也可以增加课时。此外,考虑到每个类群的动物都相对独立,教学中也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节”的限制,将相邻两节整体考虑课时。
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仅介绍每个门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即使浓墨重彩,也确实会觉得内容少,甚至在一个课时能讲完两个门类的动物。但对各个门类动物特征的介绍,如果简单地让学生背诵,会很枯燥,所以课堂上要适当加入一些活动。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本标准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是很高的要求。教师教学用书也指出,学生对于某些动物类群,特别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些类群不太熟悉,相关的生活经验较少,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动物活体或标本,增加学生对于相关动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实验,并归纳总结,建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考虑到这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
(1)从这部分各节内容来看,教材弱化了进化关系中各个系统的演变,保留了相对简单的如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从有口无肛到有口有肛,从无体节到有体节等;而较复杂的方面如从两胚层到三胚层,从无体腔到假体腔到真体腔,还有生殖方式的进化、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等弱化或者没有写入教材。这实际上是给了任课教师比较大的教学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课时、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等因时、因材施教。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可将神经系统、生殖等特点也介绍给学生,同时注意说明进化关系,也未尝不可。例如,笔者在上课时,就加入了对各个类群动物神经系统的比较,以及神经系统对动物运动的意义,发现这部分内容学生很感兴趣。
(2)即使不增加教学内容,若既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则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如果没有条件获得活的水螅进行观察,可以播放水螅捕食、运动等有关的视频,还可播放刺细胞释放刺丝的特写视频等;如果有条件,以真实的动物或标本作为实验或观察材料,来帮助学生学习各动物类群特点,是最好的方式。例如,在介绍环节动物时,让同学们亲眼观察、亲手触摸活蚯蚓;在介绍节肢动物时,让学生观察活的或冷冻的蝗虫。如果学校有生物园,可以让学生去挖蚯蚓(活动结束应将蚯蚓再放回),将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生物学课堂不是单纯让学生背会一些识记性知识,而是更多地要渗透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生物科技以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多方面的任务。
以笔者执教过的几节无脊椎动物为例,在执教“腔肠动物”时,除了介绍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破坏以外,我们还为学生播放了自然密码系列视频中的《水母大爆发》。虽然播放该视频虽然用时较长,但能提供很多信息,如水母类群的多样性,水母生活、繁殖的特点,人类的研究方法等。更重要的是还能表明正是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导致了水母的爆发,而这最终影响到人类自己。观看后,有学生将“人类污染海洋与水母爆发的关系”作为他们兴趣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介绍扁形动物时,笔者通过补充介绍涡虫的再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对涡虫再生基因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延伸至对人类器官再生医疗的展望;在介绍线形动物时,展示了人类研究隐杆秀丽线虫的成果,并让学生分析科学家将它作为模式生物的原因,这既渗透了生物科学技术教育,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动物类群的知识,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所以在介绍扁形动物的寄生种类如血吸虫、绦虫以及介绍线形动物的蛔虫与人类的关系时,一定要渗透健康教育,例如,我们补充了一些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的视频,如生食肉类容易感染绦虫病、吞蛔虫卵进行减肥的危害等,这还渗透了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发表于《生物学教学》2014年第6期 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