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松原教师研修网与您相约 伴您成长,今天是
首页(Home) > 传统文化 > 资源共享 > 正文
乾安赞字中学践行《弟子规》系列成果
发布日期:2016/4/26 13:48:46  浏览人数:4122  编辑:科研处
摘要:
乾安赞字中学践行《弟子规》系列成果
一、论文
践行《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
乾安县赞字乡中学:李建军  杨玉德
一、学习《弟子规》的背景及意义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已成为影响校园和学生生命安全的社会问题。现代大学生如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畸形,因此对于现代中学生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品质、道德修养尤为重要。社会竞争是综合性的,不仅考虑其智商、财商、逆商,而且还考察其情商。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道德品质非常有必要,塑造人格和人品比学识更重要,因为美德胜过学识,人品高于知识。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德育智育并重,品德学识并存。
现代的中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报复心理等障碍引发的疾病也正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缺少自强、自主、自立的精神。《弟子规》便指引、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积极向上,永葆阳光的心态——乐观、耐挫折,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代社会道德滑坡,经典离我们很遥远。因此《弟子规》是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根基,每一个人都能从中了解到应当如何做人。中学生不仅要熟读背诵《弟子规》,而且还要深刻理解其要义。比如“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几句经典之语,告诉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把攀比心理抛至脑后,多从自身找原因,切勿从他人身上找到理由,找借口,即“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人是非。”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更加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智慧汲取出来。伴随着国学的兴起,我们现代教育部门也非常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弟子规》对于青少年的修养和学习、做事、做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二、学习《弟子规》的目的
1、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究的习惯等等。”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良好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良好健体习惯的养成”,其中品德养成教育是灵魂,在这时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受用无穷。行为养成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你的命运。品德养成教育万不可等闲视之。
2、学生的文明礼貌需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的习惯。一
旦形成坏习惯再改就很难。另一方面,越是懂礼貌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并受到他人的尊重、喜爱和欢迎。所以中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德行的根基扎稳。
3、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育才能文明,有礼貌才能成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引用圣贤的智慧熏陶我们的子弟,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事理、讲道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平等待人,则无异于从小就把握了人生的根本。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基石。
4、《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读物,被誉为中华传统教育必读之“第一课”。“吉祥平安育天下难的人才,安身立命教古今第一好书。”长幼必读,我校研究《弟子规》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国学研究的起点,也是中学生行为修养的圭臬和指南。
三、学习《弟子规》的理论依据
1、依据当代国际三大盛行教育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帮助现代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树德树人,塑造良好的人格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2、依据目前国内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相关理论,让学生自律、自主、自励、自强、慎独!
3、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每周我们都发给实验班的学生一张《弟子规生活力行表》(我把此表附在文后,以供参考),并且坚持写弟子规践行日记,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让他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
四、践行《弟子规》的实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遵循素质教育发展规律和原则科学的制定方案,科学地确定实验内容,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法,使实验操作更加科学、准确、具体、规范。
2、实践性原则:
遵循实践、研究、再实践的原则对实验取得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的科学分析,不断研究、改进。
3、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实验的要求,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并且我校还由杨玉德老师专职上《弟子规》课程,并作为校本课程有步骤、有方法、有内容、有特色,始终如一,一以贯之。
五、践行《弟子规》的实验内容
我校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特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背诵——理解(讲解)——践行三结合。分组合作、互相监督、提高参与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修养。
1、科学分组,设立组长负责制,使学生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全员参加是课题实施的宗旨和目的。
2、明确小组内帮扶目标,建立帮扶对子,认真落实,做到帮扶到位、坚持经常,让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洗礼。
3、引进竞争机制,强化激励作用。注重学生全体参与,并注入新鲜血液。看碟主要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以及《全国十大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
4、开放课堂,增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出板报等,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锻炼机会,注重其实效性、实践性。
5、增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县的德建社区《弟子规》大讲堂便是学生提升的最好殿堂,也是中学生大开眼界,从学校走出来,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走进文化的驿站、文明的殿堂,使学生的思想得以提升,心灵得到洗礼。
六、我校学习《弟子规》收到的可喜成果
1、明确目标,科学实验。
目标是火,能点燃希望的灯;目标是灯,能照亮夜行的路;目标是路,能引你走向黎明。经验证明:研究课题目标已定,课题组成员便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由校长亲自抓,杨玉德老师是专任教师讲解、研究,其他研究教师辅助讲解、监督、实施,齐抓共管,学校的校容校貌有所改善。我们不仅明确了课题研究成员的分工和各自分担的任务,还让学生分三步走,即“熟读背诵——讲解——践行”三结合。并且给学生分了组,从而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学校定期总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科学分组、科学实验。每个小组内,都要建立帮扶对子,争取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本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2、因地制宜,坚持不懈。
我校从2011年9月开始有计划、逐步在教学中使用《弟子规》这一校本德育教材。第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熟读、背诵《弟子规》全文。通过背诵大赛、书法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背诵《弟子规》的热情。第二步,讲授《弟子规》全文,引导学生解意。首先以七年级思品教师为先导,做为学生课前重要活动环节。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课前5——10分钟,有计划的讲解经文大意。每次4——8句,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结合生活实例,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经文的意思,及在生活中力行的重要性。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决定将《弟子规》这一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计划,做到有教学计划,有任课教师,有固定的课时,将充分利用每周的一节“校本”课程,由专任教师(思品教师)为主导,“《弟子规》与中学生品德养成教育”实验课题主要任课教师为辅助的四人讲师团,每周一次充分利用好《弟子规》教材,有计划的为学生上好45分钟的《弟子规》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师生分享交流、学生作品展示、观看动画系列弟子规情景剧光盘、诵读光盘、传统文化讲座光盘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步,循序渐进、学以致用将《弟子规》落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之中。《弟子规》是人们生活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人性的基础。“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 就是规范,也就是《弟子规》的学习根本和最终的归宿是在生活中的落实即力行,所以我们在学生背诵,师生解意的基础上,有计划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校本教材中《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将学生所学到的经文不失时机的落实在生活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习惯入手,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指南,帮助学生加强品德修养,以塑造其高尚的人格。通过正确的思想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德育作用,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3、成绩喜人,研究成功。
实事求是地讲《弟子规》作为我校校本教材,具体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但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可喜的变化,简要列举如下:
(一)、校园新景。现在校园中琅琅的读书声不时传出,不和谐音符减少,过去打架骂人,说脏话,疯闹,乱丢垃圾等现象越来越少了,地面卫生干净,教室窗明几净,同学们见到老师都会主动的问好,同学们良好的文明礼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正在逐渐形成。过去,特别是刚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中,有些学生是教师管不了和不愿管的不良行为者明显减少,一些孩子在家像小皇帝、小公主,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矫正行为的一道难得的曙光。
(二)、“入则孝”有回声。引导学生自觉尽孝。为父母洗脚,力所能及帮父母做家务:洗菜、煮饭、摆收碗筷、扫地拖地、收拾房间、浇花、洗衣服……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许多学生改掉了过去不听话、我行我素的坏习惯,力行“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不少父母夸奖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了。
(三)、“出则弟”有落实。主动问候老师和家人,缘于——“路遇长,疾趋揖”,上车主动给长辈让座,缘于——“长者立,幼勿坐”,以前饭菜一做好,自己先动筷,就座,现在学生先请父母长辈坐好,再吃,缘于——“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以前直呼长辈名字,现在已改,缘于——“称尊长,勿呼名”。
(四)、“谨”有变化。学生上课乱讲话的不良现象越来越少了,缘于——“话说多,不如少”。贪电视、迷电脑,变成少看,有选择的看,去网吧等娱乐场所越来越少了,缘于——“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大部分学生晚睡晚起变成早起,缘于——“朝早起,夜眠迟”。“对饮食,勿拣择”——令许多学生不再挑食。“食适可,勿过则”——另一些学生不再撑饱肚子了。“衣贵洁,不贵华”——帮助不少学生端正了认识,不再攀比名牌。“晨必盥,兼漱口”——让不定时刷牙的男儿自觉照顾好自己的口腔。
总之,通过两年来《弟子规》诵读活动、经文讲解、生活力行等有步骤的系统学习活动,特别是通过将《弟子规》的字字句句融入生活,身体力行等系列实践活动,让我们逐步感受校内发生的一些可喜变化。学习,使学生逐步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文明礼仪常识深入学生的心田。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净化心灵,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思想品德课教师自己也感悟颇深:没学《弟子规》之前,感觉德育教育有些流于形式疲于奔命,亡羊补牢,不能与生活捆绑在一起,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学习《弟子规》后,让我们能够逐步将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水乳交融,学生进步显而易见,也使我们大家体验到,人是可以教育得好的!注重实效,千方百计地塑造学生的灵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真正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注重品德第一,学识第二。
 《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根基,每个人都能从中了解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个人的修养得到提高,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发达。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巨龙的跃起腾飞,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让我们以《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开篇,让中学生身体力行,做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有涵养、有内涵、有品位的中国人!
 
二、乾安赞字中学学习《弟子规》的内容
 
1、学生力行表;           2、《弟子规》功过格;
3、学生不良习惯监督卡;   4、家长对学生评价表。
弟子规生活力行表
 
同学们,家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着我,我为家人做了多少?记
得每天都要做哟!
注:好(√),一般(∆),差(O)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起床之后 不让父母着急
□□□□□□□
1、闹钟一响,我马上起床。
       (朝起早 父母呼 应勿缓)
□□□□□□□
2、我自己叠被子。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
3、向长辈请早安。(晨则省 昏则定)
□□□□□□□
4、主动刷牙洗脸。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
5、自己穿好衣服。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
6、穿衣整洁大方即可,不挑名牌服装。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
7、每天三餐吃饭时念四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感恩同学的帮
助和关心,感恩农夫的辛勤劳作和所有付出的人。”
 
 
 
上学 力行学文
□□□□□□
1、出门前向家人告别。(出必告 返必面)
□□□□□□
2、路上见长辈或老师主动问好。
   (路遇长 急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
3、在校与同学团结友爱。
    (兄道友 弟道恭 事诸兄 如事兄)
□□□□□□
4、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或作笔记下课再请教老师。(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心
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
5、老师所教内容,自己懂的如果其他同学请问要耐心讲解,别人会的而我不会,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
6、说话要诚实谨慎,守信用。(凡出言 信为先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
7、不给同学起外号或说不文明语言。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
8、赞扬别人的优点,不评论宣扬别人的过错、
缺点。(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扬人恶 即是恶 见人善 即思齐见人恶 即内省)
□□□□□□
9、与同学互相勉励进步,同学朋友有过错,找时机悄悄地提醒。(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扬善于公堂 规过于私室)
□□□□□□
10、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与同学不打闹,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身有伤 贻亲忧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放学一回到家 把快乐带给家人
□□□□□□□
1、一回到家,会跟家人问好。
       (出必告 返必面)
□□□□□□□
2、将鞋子摆好,不乱丢。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
3、把书包放在固定位置,不乱丢。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
4、家有保姆、工人,不当少爷、小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
5、随自己能力,帮忙做家务。
           (亲所好 力为具)
 
 
 
做功课 不增加家人负担
□□□□□□□
1、不看电视,主动做功课,不用人催。
    (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
2、不会一边做,一边玩。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
3、书放正,人坐正,字写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
4、做完一件事,再做第二件事。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
5、做完功课,收拾好书籍文具。
     (列典籍 有定位 读看毕 还原处)
□□□□□□□
6、整理自己房间,使房间整洁、卫生。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
7、选择益智、提升道德品质性的课外书,不看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的各种污染心志的书和
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尽量不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 让他们欢喜
□□□□□□□
1、拿拖鞋、倒茶水。
    (冬则温 夏则凊 亲所好 力为具)
□□□□□□□
2、拿联络册给父母看,分享在校发生的事。(闻
誉恐 闻过欣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
3、父母打电话或处理事务时不打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吃晚饭 全家和乐融融
□□□□□□□
1、帮忙拿碗筷、端菜。
□□□□□□□
2、请长辈先用餐,自己再开动。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
3、不挑食、不多吃。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
4、夹菜给长辈。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
5、饭后帮忙整理。
 
 
 
玩游戏 兄弟和睦
□□□□□□□
1、做完功课再玩游戏。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
2、跟兄弟姐妹一起玩。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
3、不争吵。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
4、玩别人的玩具要征得同意。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
5、游戏后主动收拾。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睡觉前 让父母放心
□□□□□□□
1、睡前先将书包整理好,再上床。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
2、幼儿及小学生九点半以前要上床睡觉,初中学生也要尽早休息。
□□□□□□□
3、睡前向家人道晚安。(晨则省 昏则定)
 班主任
□□□□□□□ 
 
 家   长
 □□□□□□□
 
 
 
 
 
 
 
 
 
 
 
 
三、弟 ·
    间:20      
学生姓名: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24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1
父母呼 应勿缓
 
 
 
 
 
 
 
2
父母命 行勿懒
 
 
 
 
 
 
 
3
父母教 须敬听
 
 
 
 
 
 
 
4
父母责 须顺承
 
 
 
 
 
 
 
5
冬则温
 
 
 
 
 
 
 
6
夏则凊
 
 
 
 
 
 
 
7
晨则省
 
 
 
 
 
 
 
8
昏则定
 
 
 
 
 
 
 
9
出必告
 
 
 
 
 
 
 
10
反必面
 
 
 
 
 
 
 
11
居有常
 
 
 
 
 
 
 
12
业无变
 
 
 
 
 
 
 
13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14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15
亲所好 力为具
 
 
 
 
 
 
 
16
亲所恶 谨为去
 
 
 
 
 
 
 
17
身有伤 贻亲忧
 
 
 
 
 
 
 
18
德有伤 贻亲羞
 
 
 
 
 
 
 
19
亲爱我 孝何难
 
 
 
 
 
 
 
20
亲憎我 孝方贤
 
 
 
 
 
 
 
21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22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23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24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每周小结
 
 
 
 
 
 
 
出则弟:13
 
 
 
 
 
 
 
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2
财物轻 怨何生
 
 
 
 
 
 
 
3
言语忍 忿自泯
 
 
 
 
 
 
 
4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5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6
称尊长 勿呼名
 
 
 
 
 
 
 
7
对尊长 勿见能
 
 
 
 
 
 
 
8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9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10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11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12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13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每周小结
 
 
 
 
 
 
 
: 24
 
 
 
 
 
 
 
1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2
晨必盥 兼漱口
 
 
 
 
 
 
 
3
便溺回 辄净手
 
 
 
 
 
 
 
4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5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6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7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8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9
步从容 立端正
 
 
 
 
 
 
 
10
揖深圆 拜恭敬
 
 
 
 
 
 
 
11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12
缓揭帘 勿有声
 
 
 
 
 
 
 
13
宽转弯 勿触棱
 
 
 
 
 
 
 
14
执虚器 如执盈
 
 
 
 
 
 
 
15
入虚室 如有人
 
 
 
 
 
 
 
16
事勿忙 忙多错
 
 
 
 
 
 
 
17
勿畏难 勿轻略
 
 
 
 
 
 
 
18
斗闹场 绝勿近
 
 
 
 
 
 
 
19
邪僻事 绝勿问
 
 
 
 
 
 
 
20
将入门 问孰存
 
 
 
 
 
 
 
21
将上堂 声必扬
 
 
 
 
 
 
 
22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23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24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每周小结
 
 
 
 
 
 
 
信:15
 
 
 
 
 
 
 
1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2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3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4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5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6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7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8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9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10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11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2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13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14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15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每周小结
 
 
 
 
 
 
 
泛爱众:21
 
 
 
 
 
 
 
1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2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3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4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5
勿谄富
 
 
 
 
 
 
 
6
勿骄贫
 
 
 
 
 
 
 
7
勿厌故
 
 
 
 
 
 
 
8
勿喜新
 
 
 
 
 
 
 
9
人不闲 勿事搅
 
 
 
 
 
 
 
10
人不安 勿话扰
 
 
 
 
 
 
 
11
人有短 切莫揭
 
 
 
 
 
 
 
12
人有私 切莫说
 
 
 
 
 
 
 
13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14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15
善相劝 德皆建
 
 
 
 
 
 
 
16
过不规 道两亏
 
 
 
 
 
 
 
17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18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己
 
 
 
 
 
 
 
19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20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21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每周小结
 
 
 
 
 
 
 
亲仁:4
 
 
 
 
 
 
 
1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2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3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4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每周小结
 
 
 
 
 
 
 
余力学文:12
 
 
 
 
 
 
 
1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2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3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4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5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6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7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8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9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10
虽有急 卷束齐
 
 
 
 
 
 
 
11
有缺坏 就补之
 
 
 
 
 
 
 
12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每周小结
 
 
 
 
 
 
 
结劝: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四、学生不良习惯监督卡
 
学校
 
班级
 
学生
 
时间
 
 
主题:不良学习习惯纠正卡1
 
 
我要改正的不良习惯:
 
 
 
监督人评分:
 
 
 
表扬或建议:
 
 
 
一个学期后,我的表现
 
 
 
监督人评分:
 
 
 
表扬或建议:
 
 
 
监督人签名:
 
 
 
                                            年     月       日
     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评价表
 
姓名                                             年     月     日
 
编号
内容
 
1
尊老爱幼,尊敬父母,礼貌待人。
 
 
 
 
 
 
 
2
听从教导,不任性,不撒娇。
 
 
 
 
 
 
 
3
经常汇报生活、学习、思想情况。
 
 
 
 
 
 
 
4
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生活简朴。
 
 
 
 
 
 
 
5
自我整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6
讲文明,不打人,不骂人。
 
 
 
 
 
 
 
7
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8
不在公共场所打闹、起哄。
 
 
 
 
 
 
 
9
坚持收听,看新闻联播。
 
 
 
 
 
 
 
10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劳动帮着做。
 
 
 
 
 
 
 
11
不化妆,不佩戴首饰。
 
 
 
 
 
 
 
12
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零食,不去网吧。
 
 
 
 
 
 
 
13
不做危险性游戏,不玩火。
 
 
 
 
 
 
 
14
按时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编      写     说     明
家长同志:                                                     
 
 
 
 
 
 
 
 
为了更好地掌握您的孩子在家的日常行为,以便我们共同进行教育,请您如实填写。您的孩子哪个档次,就在哪个里画“ √”
 
 
 
 
 
 
 
 
 
 
 
 
 
 
 
 
 
 
 
 
 
 
 
 
 
 
 
 
 
 
 
 
 
 
 
 
 
 
 
 
 
 
 
 
 
 
 
 
 
 
 
 
 
 
 
 
 
 
 
 
 
 
 
 
 
 
 
 
 
 

 
五、践行《弟子规》教案18
课题
第1课  《弟子规》总叙
学习
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弟子规》音频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 “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 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 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课  题
第2课  “入则孝”之“父母呼”
 
学习
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准备
    音频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 应勿缓;老师呼 应勿缓 ;
长辈呼 应勿缓 ;同学呼 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 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 业
1、背诵“父母呼”。
2、帮父母 收拾餐桌。
 
 
 
 
 
 
 
 
 
课  题
第3课  “入则孝”之“冬则温”
 
学习
目标
1、复习“父母呼”。
2、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3、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会读、会背。进一步理解“孝”。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父母呼”。
2、是否帮父母收拾餐桌。
二、学习“入则孝”之“冬则温”
     1、听泛读“入则孝”之“冬则温”。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冬则温”“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孝敬父母应该从哪里开始呢?应该从关心父母的起居生活开始。
讲“黄香”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很早过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非常热,他每天都给父亲扇枕席,以便让父亲安歇;冬天非常寒冷,为了让父亲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子能懂得这样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扩上书朝廷申报,批准孝廉,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我们都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2、“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这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
3、“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一定要告诉双亲。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你出门时一定要向告诉父母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四、拓展:
行孝是每个人的责任,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做的事情。同学们,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你们想不想孝敬一下为你辛苦为你操劳的父母呢?设想一下:今天放学回家,你看到父母工作了一天非常劳累,你想怎样孝顺你们的父母呢?(生答)
五、作 业
1、背诵“冬则温”。
2、回家为父母 做一件事。
 
 
 
 
 
 
课  题
第4课  “入则孝”之“事虽小”
 
学习
目标
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难点
    理解意义。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五、作 业
1、背诵“事虽小”。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课  题
第5课  “入则孝”之“亲所好”
 
学习
目标
1、复习“事虽小”。
2、学习“亲所好”。
3、理解意思,启发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辨别是非。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背诵“事虽小”。
    2、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么?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所好”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所好”。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
  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3、“身有伤,贻亲忧”。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让父母担心。
4、“德有伤,贻亲羞”,指如果你的品德不好,你的亲人就会为你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
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父母让做的事情,不去做;任性,不听话;跟爷爷奶奶吵架;跟小朋友抢东西、打架……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五、作 业
1、背诵“亲所好”。
2、回家扫地、拖地。
 
 
 
 
 
 
 
 
 
 
 
 
 
 
 
 
 
 
 
 
 
课  题
第6课  “入则孝”之“亲爱我”
学习
目标
    1、复习“亲所好”。
2、学习“亲爱我”。
3、懂得尊敬父母,用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帮助父母改正过失要讲究方法。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学会体谅。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亲所好”。
2、昨天回家扫地、拖地情况。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爱我”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爱我”。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孔子在世时,他有一个名字叫闵子骞的弟子。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出门,就叫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冻的直哆嗦。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就拿鞭子打他,谁知鞭子下去却把棉袄打烂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父亲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有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儿寒。”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后母。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变成了慈母。孔子特别称赞闵子骞:“真是难得可贵的孝子啊!”
    我们就是要学习闵子骞这种孝心,不管父母对我们如何?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尽好自己的本分。
2、说说自己的父母批评你或打你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对待的?怎样做才会更好?
说说父母为什么这样做?学会体谅。
3、今后你打算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
四、作 业
1、背诵“亲爱我”。
2、跟父母聊天,说说自己以前做得不对的事情,给父母道歉,请求父母原谅。
 
 
 
 
 
 
 
 
 
 
 
 
 
 
 
 
课  题
第7课  “入则孝”之“亲有过”
 
学习
目标
1、复习“亲爱我”。
2、学习“亲有过”。
3、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了解父母的辛苦,及对自己的教育。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亲爱我”。
2、说说跟父母聊天了吗,聊的什么?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过”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过”。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亲有过”,“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
上堂课我们学了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啊!那么作为子女应不应该劝谏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当呢?
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而且在劝说父母时语气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
2、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号泣随”,就是觉得很伤心、很难过。“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四、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他的父亲不采纳。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宗已经看出相当的危险。他的父亲李渊,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就走出去看。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听了儿子最后一次规劝,及时停止了这项军事行动。后来终于平定各地贼寇,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五、作 业
1、背诵“亲有过”。
2、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课  题
       第8课  “入则孝”之“亲有疾”
学习
目标
1、复习“亲有过”。
2、学习“亲有疾”。
3、学会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照顾父母。
重点
会读、会背。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一、检查作业
齐声背诵“亲有过”。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
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
四、讲故事: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五、作 业
1、背诵“亲有疾”。
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
 
 
 
 
课  题
第9课  “出则弟”之“兄道友”
学习
目标
    1、复习“总叙”和“入则孝”。。
2、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复习
背诵“总叙”和“入则孝”。 指名背。 齐背。
二、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1、听泛读“出则弟”之“兄道友”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 “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就是孝道。
举例:
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会是什么心情?
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不能感觉钱财是非常的重要,就不会产生怨恨了。
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
四、联系实际讨论:
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作 业
1、背诵“兄道友”。
2、照顾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
 
 
 
 
 
 
 
 
 
 
 
 
 
 
 
 
 
 
 
 
 
 
 
 
 
 
 
 
课  题
第10课  “出则弟”之“或饮食”
学习
目标
    1、复习“兄道友”。
2、学习“或饮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尊老爱幼。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尊老爱幼。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兄道友”。
2、说说是怎样照顾小朋友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或饮食”
 1、听泛读“出则弟”之“或饮食”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不管是饮食,还是坐、走,一定要先礼让长辈。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
2、“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长”,长辈。“呼”,叫。“即”,立即,马上。“代叫”就是代替呼叫。“长呼人 即代叫”意思就是长辈呼唤儿女的时候,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要赶紧代替父母去转达。
“人不在 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
四、联系实际:
1、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先让父母、长辈、弟妹吃,然后自己吃。
2、在家里,父母长辈叫你时,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应立即答应,问父母长辈什么事情,然后立即去做。
五、作 业
1、背诵
2、自己洗袜子(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课  题
第11课  “出则弟”之“称尊长”
学习
目标
1、复习“或饮食”。
2、学习“称尊长”,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尊敬长辈。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尊敬长辈。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或饮食”。
2、你是怎样洗袜子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称尊长”。
1、听泛读“出则弟”之“称尊长”。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称呼长者,不可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2、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如果自己骑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如果长辈站着,年幼的人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你才可以坐下。
四、联系实际:
你在路上遇到长辈或父母的朋友时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要站好,有礼貌的问候。主动叫叔叔阿姨。
五、作 业
1、背诵“称尊长”。
2、回家与父母一起表演本课内容。
 
 
 
 
 
 
 
 
 
 
 
 
 
 
 
 
 
 
 
 
 
 
 
 
 
 
 
 
 
 
课  题
第12课  “出则弟”之“尊长前”
学习
目标
1、复习“称尊长”。
2、学习“尊长前”,理解意思。
3、懂得尊敬长辈,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懂得尊敬长辈,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称尊长”。
2、怎样与父母表演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尊长前”
 1、听泛读“出则弟”之“尊长前 ”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要是低到听不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2、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就是他的年纪像父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他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
四、联系实际:
1、讨论: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长辈说话的?应该怎样做?怎样与人相处?
2、教师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
五、自由练习背诵。
    六、作 业
1、练习背诵。
2、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课  题
第13课  “谨”之“朝起早”
学习
目标
1、复习“出则弟”。
2、会背“谨”之“朝起早”,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懂得珍惜时间。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尊长前”。
2、复习“出则弟”。
3、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4、说说你是怎样与朋友相处的。
二、学习“谨”之“朝起早”
 1、听泛读“谨”之“朝起早”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应早起晚睡,光阴易逝,应及时把握,珍惜青春。
四、讲故事:
中国古代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紧时间发奋苦读的典范。
《囊萤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
五、作 业
1、复习“出则弟”。
2、背诵“朝早起”。
 
 
 
 
 
 
 
 
 
 
 
 
 
 
 
 
课  题
第14课  “谨”之“晨必盥”
学习
目标
1、背诵“朝早起”。
2、学习“谨”之“晨必盥”,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谨”之“晨必盥”。
 1、听泛读“谨”之“晨必盥”。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2、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
3、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穿衣服注重的是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
四、联系实际:
1、讲讲自己的生活习惯。
早上你是怎样起床的?你是怎样穿衣服?刷牙、洗脸的?
衣服是否整洁?
2、讨论:
怎样养成勤盥洗、穿着整洁的习惯?
3、教师小结。
五、作 业
1、背诵“晨必盥”。
2、练习洗自己的衣服。
 
 
 
 
 
 
 
 
 
 
 
 
 
 
 
 
 
课  题
第15课  “谨”之“对饮食”
学习
目标
1、复习“晨必盥”。
2、学习“谨”之“对饮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养成不挑食,不饮酒的饮食习惯。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养成不挑食,不饮酒的饮食习惯。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晨必盥”。。
2、说说自己洗的什么衣服,是怎样洗的。
二、学习“谨”之“对饮食”
     1、听泛读“谨”之“对饮食”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日常饮食不挑剔偏食,适可而止,不要过量。年少时不可饮酒,喝醉了丑态毕露,最是丑事。
2、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 腿更不可以抖动。
四、联系实际:
1、说说自己的饮食:喜欢吃哪些东西?挑食吗?应该怎样做?
2、说说饮酒带来的危害?
3、走路、坐的姿态。
理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4、教师小结。
五、练习背诵
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六、作 业
1、背诵“对饮食”。    
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
 
 
 
 
 
 
 
 
 
 
 
 
 
 
 
 
 
 
 
 
 
 
 
 
 
 
 
 
 
课  题
第16课  “谨”之“缓揭帘”
学习
目标
1、复习“对饮食”。
2、学习“谨”之“缓揭帘”,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在生活中养成文明言行的习惯。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言行的习惯。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对饮食”。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谨”之“缓揭帘 ”
    1、听泛读“谨”之“缓揭帘 ”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进门时揭帘子的动作要轻缓,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物品的边角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东西的一样小心谨慎。进到没人的房间里,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随便。
2、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做事不要急忙慌张,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应付了事。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是非之地,坚决不接近。对于邪恶怪僻、荒诞不经的事情决不过问。
四、联系实际:
1、说说自己是怎样开门、关门的?
2、说说应该怎样端菜、盛饭?
3、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看见有人打架闹事应该怎样做?
5、教师小结。
五、背诵。
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六、作 业
1、背诵“缓揭帘”。
2、回家端菜、盛饭。
 
 
 
 
 
 
 
 
 
 
 
 
 
 
 
 
课  题
第17课  “谨”之“将入门”
学习
目标
1、复习“缓揭帘”。
2、学习“谨”之“将入门”,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养成敲门的习惯,用人东西要有借有还。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养成敲门的习惯,用人东西要有借有还。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缓揭帘”。
2、说说自己是怎样端菜、盛饭的?
二、学习“谨”之“将入门”
 1、听泛读“谨”之“将入门”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屋内是否有人,不要冒失闯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屋里的人问你是谁,应说出名字,不要只说“吾”或是“我”,让人无法知道到底是谁。
2、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借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请求允许。如果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别人借用你的东西,如果有,一定不要吝啬。
四、联系实际:
1、到别人家时应怎样做?
进门时应先敲门,进他人房间也应打招呼。
2、用别人东西应怎样做?
征求别人意见,同意了才能用,借了要及时还。
3、教师小结。
五、背诵
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六、作 业
背诵“将入门”。
 
 
 
 
 
 
 
 
 
 
 
 
 
 
 
 
 
 
 
 
课  题
第18课  “信”之“凡出言”
学习
目标
1、复习“将入门”。
2、学习“信”之“凡出言”,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养成讲信用、不撒谎、不传谣言的习惯。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养成讲信用、不撒谎、不传谣言的习惯。
教具准备
    播放器
 
 
 
 
 
 
 
 
 
 
 
 
 
 
 
 
 
 
 
 
 
 
 
 
 
 
 
 
 
 
 
 
 
 
 
 
一、检查作业
齐声背诵“将入门”。
二、学习“信”之“凡出言”
     1、听泛读“信”之“凡出言”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遵守承诺。欺骗或花言巧语之类的伎俩,绝不能去做。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应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2、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刻薄的言语,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还未了解真相之前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任意传播。
四、讲故事:
一天,爸爸把全家人在一起,他严肃的把每一个人都看了一眼说:“谁砍了我的苹果树?你们可知我用多少钱买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小声议论,有的说:“不是我。”只有华盛顿在那里不说话。原来,他吓坏了,没想到自己闯了大祸,前几天,父亲买了一把新斧头,他想看这把斧头结不结实。他就来到花园里,花园里种了许多苹果树,他就向一棵苹果树砍去,上面马上有了几个深深的口子。这时,华盛顿想:“我要不要说实话呢?”他非常害怕,真想不说实话。
突然,华盛顿想起了什么。他站起来,对爸爸说:“爸爸,我要诚实,苹果树是我砍的”。家人吃惊的看着华盛顿,只见爸爸走过来,说:“孩子你的诚实比一千棵苹果树更有价值。”
五、联系实际:
1、学生讲生活中的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2、教师小结:讲信用、不传谣言。
六、作 业
练习背诵。
 
                      联系电话:13843840713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感念师恩,感悟传承 2017/9/12
“四心”助您英语学有所成 2016/6/22
扬传统文化 建美丽校园 2016/4/26
乾安赞字中学践行《弟子规》系列成果 2016/4/26
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 2016/3/11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2016/3/5
脾气来的时候,福气就走了 2015/9/6
慈悲是坚持的善良 2015/9/6
爱是一切答案 2015/9/6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党智慧 2015/5/20
热点信息
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通知)
《“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策略研究...
“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策略的研究...
吉林省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前郭...

近期发布
金秋送“暖”——市教育学院高中部前郭五中新课标培训 ...
关于下发《松原市初中教学新秀评...
松原市2021年普通高中教学新...
关于印发松原市综合学科教学新秀...
关于松原市初中教学新秀评选、省...
松原市普通高中新教材国家级培训...
松原市普通高中生物学学科新教材...
松原市高中历史统编新教材国家级...
2020年度松原市中等职业学校...
关于2020年松原市中等职业学...
中共松原市教育学院党组关于市委...
CopyRight 2013 syjsyx.com All Right Reserved 松原市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沿江街717号 电话:0438-6190789 (投稿)E-mail:keyanchu11@163.com
吉ICP备09002781号-1